阅读是为了消遣,还是为了学习?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答案。
消遣式的阅读,唯一要思考的就是自己读得高不高兴;学习式的阅读,要考虑的的却很多,比如怎么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用什么方法去读才能用时最小、收获最大,怎么才能让阅读学以致用……
想要从阅读的书中有所收获,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你得先能读懂那本书,如果书都读不懂,又哪来的收获呢。
有句话说:“人不可貌相。”看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真正读懂一本书,首先就要能透过文字的外表,看清楚书的骨架,认识真正的它。
书的骨架,也就是这本书的架构,是撑起这本书的根基。怎样找出书的骨架呢?方法并不复杂,就是尽可能用最简短的句子,说清楚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你看完了一本书,但要你说出来这本书讲了什么时,你却表达不出来,那就说明,这本书你实际上没有真正看明白。
不要用“感觉看明白了”来欺骗自己,如果真正看明白了书中的意思,是一定可以“简短”地把书的内容讲出来的。而用这个方法,找出来的,便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主题和重点。
当然,对于整本书的骨架来说,这肯定是不够的,只能说是迈出了第一步,摸到了骨头在哪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一定的逻辑和顺序,将书中重要的篇章罗列出来,搭成这本书的整体架构。
就比如一栋房子,它要有四面的墙体、有门、有窗、有走廊、有楼梯、有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或许还有不同的装修风格。
房子里的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既有独立的方面,又有连接的地方,组合起来,才能形成一栋完整的,可以居住的房子。
一本好的书,就如一栋好房子一般,能很好地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既独立有某个部分的特色,又能连接在一起达成统一,形成一副完整的架构,将内容更好地支撑起来。
而在阅读时,则需要反向剔除掉充当血肉的内容,将这些独立的部分和连接的地方,都找出来,罗列成一副清晰的骨架,还原书中整体的构架。
具体要怎么做呢?打个比方,可以按下面的方式给书列一个大纲:1、作者将书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讲的是什么?2、第一部分又分为了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是什么?3、每个部分每个段落,有哪些重点?……
按这样的方式,一层一层地将书中的内容,由大到小地进行划分。当然,这里的纲要罗列,层级划分,并不是说要把书中的内容都罗列时来,而是要围绕着你自己定下的主题而更这个大纲。
这就要回到前面提到的:用“简短”的方式讲出书中的内容。这个简短的内容,就是你对这本书整体的认知,也是你在这本书中找到的主题。后面的骨架架构,就可以围绕着这个内容而来。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围绕自己找到的主题找出书中骨架的同时,也要向作者写作的意图靠近,去贴合作者写作时所搭建的骨架,这样,才能让我们找到的骨架,不会远离书中真正的骨架。
找到真正的骨架,才能更好地做到把书读透,达到既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入去理解书中的含义,把书中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实现学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