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我们大脑信息接收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图形状信息呈现工具。
【思维导图的特点】
1.树状发散。
2.颜色丰富。
3.内容精炼。
4.图像化呈现。
我们的大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发散思维多于垂直思维;对颜色很敏感,擅长记忆图形、图像;简短的句子、重点、俗语等,更容易引起注意,和记忆。
可见思维导图与大脑的记忆规律完美符合,为什么会这样呢?具体情况,以及思维导图的发明过程,我在《思维导图那么火,到底怎么画》中简单介绍过了,不再赘述。
【思维导图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上面文章已经讲述过,波音公司用思维导图制造飞机,作家JK罗琳用思维导图书写哈里波特,学校也用思维导图来教学。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1.记录内容。公司开会做记录,课堂学习做笔记,思维导图都是很好的笔记方式。
2.信息传达。因为思维导图重点突出、内容简洁,相比于过去,让别人看一段段一大段话又很长时间,思维导图可以省时省力,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3.问题决策。外出自驾旅行,公司会议项目,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梳理逻辑问题和各个方面应注意什么。
4.思考洞察。这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应用场景。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手绘】纸+笔
【电脑】
1.百度脑图。 2.XMind。3.Mindnote(苹果系统)4.MindManager
【绘制步骤】以MindManager为例
同一级别的分支称为「同级节点」。
主干的下一级分支称为【下级节点】

a1与a2是中心图的下级节点,它们互为同级节点。
b1.b2.c互为同级节点,其中b1.b2是a1的下级节点,c是a2的下级节点。
1.在中心图上添加主分支:「Enter键」或「Ctrl+Enter键」
2.添加同级节点:「Enter键」
3.添加下级节点:「Ctrl+Enter键」
4.输入内容:直接打字
5.位置变更:直接拖拽
6.写备注:「Ctrl+T键」
7.删除:Delete键
以上是软件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
但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不是如何操作软件,而是如何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即绘制思维的核心是:
1.总结归纳重点信息。
2.需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应用。
3.提炼重点,避免太复杂繁冗。
4.与记忆相结合,思维导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记忆。
【实操案例】
假如要外出旅行:
在中心图上写下「旅行」。几个分支可以分别写上:地点及行程、证件、礼物、注意事项,何时买票等。

然后分别思考,每个项目需要做些什么事。
【需要注意】
1.如何避免在绘制导图过程中出现遗漏差错?
a.头脑风暴,请不同的人分别负责一至两个项目的内容,同时参考其他人的内容安排,看看是否有遗漏。
b.反向问答。针对一个项目中的问题,不断提问,如果发生a情况怎么办?如果发生b情况怎么办?
c.引擎搜索。在各个网站上搜索相关内容,然后将参考意见补充到导图中。
2.如何避免绘制的导图过大?
有些项目的内容繁多,如果都画在一张导图中就会显得导图特别庞大,不容易观看。这时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避免这种问题。
a.精简内容。将相同的内容归在同一分支,减少字数输入。
b.使用备注。将最核心的词语写出来,详细的补充内容,写在备注里面。
c.分图表达。将导图中内容过大的分支单独列成一幅新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