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忠恕之道辨析

忠恕之道辨析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6-06 06:00 被阅读0次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第十三章)

这句话是孔子接着“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一句而说的,还是讲的修身之道,重点不是讲如何治理别人,修己才是《中庸》的主题,治理人是为政的范畴。

违,背离之义,孔子说忠恕背离道不远,那就是说,忠恕之道并不完全等于道,但它与道体相差的并不多。可见,忠恕之道是修道的方法和途径,此“道”非彼“道”,人道之道是形而上的,而忠恕之道是形而下的,一个是道之体,一个是道之用,忠恕之道并不是人道的全部。

孔子传道于曾子,对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在这里说的道,其实是指道体,即本心良知,这个道费而隐,是活泼泼的,但难以言传。曾子心领神会,恭敬地回答说,我懂了。

孔子的弟子很多,被推为贤人的就有七十二,《论语·先进》记载:“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门四科的出类拔萃者中,并没有曾参的身影。而且《论语》据说是曾子的门人负责编撰的,弟子绝不会辱没先师,可见这个评价是公正的。

所谓“一以贯之”,就是要永远传承下去的意思。为什么孔子偏偏选中曾子传道呢?

就是因为曾参不是那种绝顶聪明的人,参也鲁,为人非常忠厚老实,反应不快,有点迟钝,其实是比较实诚,没有花花肠子,这样的人作为传承人最可靠。孔夫子去世后,孔门出现了八个学派,能干的都自立门户去了,原汁原味传承孔学的只有曾子,也就是思孟学派。

王阳明手下有两个教授师,一个是钱德洪,一个是王畿,钱德洪四平八稳,没有什么创见,王畿的灵性却很高,王阳明一般都把事情托付给钱德洪,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可靠。王阳明去世后,王畿果然把阳明心学引向了虚寂之途。

曾子从孔子的房间出来,师兄弟们马上围拢过来,异口同声地打探夫子传了什么独门秘籍。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明明说“一”,曾子却说了二,一忠一恕。可见曾子不是绝顶聪明,但也绝不是笨。孔子说一,那是道体,曾子说二,那是道的用,在行动层面上,按照忠恕的要求去做,虽然不是道本身,但和道的差距并不大,曾子这是退而求其次,是方便法门。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要要求别人这样做。这就是忠恕之道。但我认为,这句话强调恕更多一些。接下来孔子说自己四不能,则是强调忠更多一些。也有一种可能,这不是孔子的原话,子思在引述的时候,文字上有了加工。子思是曾子的传人,曾子说的是“忠恕而已矣”。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焦点是讲修身,而不是指导我们如何“施于人”。

我们看看朱熹怎么解读这句话的。他说,“忠恕违道不远”意思是,从忠恕到大道相去不远,并不是背离大道的意思。

道不远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忠恕的功夫。以己之心度人之心,道心都是相同的,可见道不远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不远离大众而求道的功夫。所以张载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我认为张载说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行的层面毕竟不是一回事。

------《中庸章句》审读18

相关文章

  • 开卷有益-《论语》(74)将心比心

    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详解 曾子说,夫子的道,就是忠恕两个字而已。 观点 忠恕之道,就是儒家的...

  •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者,即忠恕之道也。

  •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就是儒家之道了。 “忠”,中心,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心。别人的心如同我...

  • 忠恕之道

    孔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那么怨恨就自然会远离,时时检...

  • 忠恕之道

    每日一句喜樂無憂20191015

  • 忠恕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 忠恕之道

    如何用一句话抓住《论语》核心? 忠恕之道 1. 《论语》孔子对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

  • 忠恕之道

    魏文帝曹丕评论东汉皇帝时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汉章帝一向知人,认为汉明帝对人太苛切,一切都从宽厚;奉承明德...

  • 018:慈悲之心,忠恕之道。

    慈悲之心,忠恕之道。 佛家讲慈悲之心, 儒家说忠恕之道。 慈:就是给予众生乐。 悲:就是拔除众生苦。 忠:就是要尽...

  • 2018-0826 157 忠恕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万事都忠于自己,再将心比心,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忠恕之道辨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b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