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我们家长陷入了普遍性焦虑中。为什么呢?
我们回忆一下,曾经的日子那么慢:
曾经马车上的旅途,晃晃悠悠;而现在乘坐飞机、高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上演乾坤大挪移。
曾经等一封回信,需要一个月;而现在微信、邮件在叮咚声中即刻到达。
曾经我们吃到的蔬果都是按季节来;而现在你可以吃到不分季节的长在大棚里的、打过催熟剂的任何蔬果。
想想看,现在我们家长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是“快一点!”“再快一点!”“怎么那么磨蹭?!”
时代发展快、生活节奏快,导致家长都活在普遍性焦虑中。
我们对孩子也缺乏耐心,孩子成了我们焦虑的牺牲品。
可孩子不是大棚里的蔬果。
学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这些重担与孩子的成长强度不相匹配。
导致很多孩子也存在焦虑。
解决这个焦虑最重要的法宝就是父母的格局和眼光。
有个比喻,说是小孩子学骑车,如果只看到眼前,那TA眼里就只有障碍物,如果看远一些,就会骑得稳。
教育也是这样。
如果真的非要说孩子有起跑线,那一定是家长的格局和高度、远见和人格。
就像我们考驾照。一个新手越是紧张,越是盯着眼前的护栏,盯着眼前的问题,而老司机,则是将目光放远。
都说家长的有效期是18年,所以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家长们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
0~20岁,是学校学习过程;20~40岁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是职场事业中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
一个人一般是在40岁左右才会有收获。
要想在TA40岁时有成就,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或许你不能保证孩子能成功,但是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具备学习力、抗挫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具备自主学习力的孩子,他的学习是内在驱动的,主动自发的学习习惯会让他在认真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他会说“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快乐”,而不是“学习让我妈快乐”。
具备自主学习力的孩子,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小到每天的学习任务,大到人生的每个选择,他都有意愿、有能力来掌控。
家长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是没用的,只要重视了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科目积累、成长习惯等的学习力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就撑起来了。
第二,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我们在迈出新的一步时,有成功也有失败。
没有谁的一生能一帆风顺,学会在逆境中生存,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但是从失败中汲取的教训会伴随着精神的疼痛感被铭刻在脑海深处,真正地在一个人身上生根发芽,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喜悦还是悲伤,都是自己人生的组成部分,如果孩子能从各种体验中领悟到这些,就可以掌握保持平稳冷静心态的能力。
这种能力会在孩子身上结晶,形成终生难忘的生存智慧。
第三,培养孩子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是复杂的、模糊的。
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孩子要拥有多元智商、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来应对。
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是创新创造的果实。我们要帮助孩子让梦想的光照亮现实。
这里是袋鼠亲亲读写营,让我们一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用爱陪伴,用心阅读,善思会写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