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老师说对待孩子的核心:语言上做到“向上、向善”,情绪上做到“平静、平稳、平和”,态度和行为上做到“尊重、理解、关怀”即可。遵从这个原则,努力践行居说,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顺畅,开学已经两周了,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平稳,抱怨的次数少了,笑容却越来越多了。
先说说孩子的进步吧,周六陪爸爸一起去接奶奶吃饭,孩子主动帮奶奶开车门,搀扶奶奶下楼梯。奶奶没吃过西餐,孩子细心告诉奶奶小碟里那个是番茄酱,是吃薯条的时候提味儿的,还特意调整了小碟的朝向,方便奶奶蘸取。吃牛排给每人切了一块进行分享,我跟爸爸都很高兴,一个劲儿的夸奖她,不过可能有点过了,倒是弄得孩子有点别扭,以后肯定和鼓励的度还是要把握好。
周末两天我们只规定孩子自己选择做作业的时间,但必须保证全部完成,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作息,对她玩儿电子产品的具体时间没有做太多的限制,虽然中间我有些不淡定,但还是努力管住了自己的嘴,只是提醒,但尽量少啰嗦。孩子到周日傍晚按照自己的节奏把作业全部完成了。规定的周末两天孩子负责遛狗,孩子不想动,但即使她各种磨叽,我们也没有妥协,只是答应陪着她一起,她只好牵着狗狗跟我们一起出门,出门之后也开心的很,一路聊天逗狗,十分的融洽。
周日的下午我去美容,由老公负责送孩子去上课外班。老公平时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回家待一天,所以我要让出跑道,尽可能提供父女之间单独相处的机会,增进父女之间的感情,女儿跟爸爸之间的互动也多了起来。今后自己还是要注意即使老公不在家,还是要多托举老公的地位,让孩子慢慢习惯有事情询问爸爸的意见。另外自己努力学习示弱,请孩子帮自己做事,拿个垃圾袋啊,收拾桌子啊,帮忙晾床单啊,孩子都听话的照办,我也及时给孩子肯定,表示有你在真好,孩子也很开心。
再说说纠偏。周五晚上接孩子的时候发现今天的书包格外的重,沉甸甸的,我奇怪的问她今天书包怎么这么重啊?孩子说因为下周要调换座位,所以要把放在学校的书都拿回家。紧接着孩子就开始噘嘴抱怨,先是说好不容易熟悉了一个同学,这一换座位又不知道跟谁坐一起了,然后又说换座位才提前了一排,倒数第二排,而且还是最边上的座位。我已经能做到先同理孩子,说是不是觉得只提前了一排有点失望啊?孩子点点头,那之后是不是按照序号越来越往前了啊?孩子说应该是的,我说那每两周就能熟悉一个新同学,甚至还有周围的同学,这样不到学期末你就跟全班同学都混熟了,多好啊,而且调位置每次都往前一排,每次都有期待,是吧?换个角度想问题,会不会让自己更开心一些啊?孩子也笑了,不过又有点丧气的说,他们都在一起一年了,我再熟也不会有他们之前的关系好啊,我说不会啊,我上学的时候如果班里来个新同学,大家都特别期待跟新同学交朋友的,而且我觉得你们班同学都挺关心你的,你上次跑步不是还说好多同学给你加油呢,对吧,孩子也点了点头。
周五晚上孩子放松的玩儿,我也放松的陪着她,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孩子正义感很强,看到电视里的坏人做坏事儿就气愤的很。我随意的跟孩子聊,先肯定孩子的正义和善良,同时告诉孩子生而为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有意识的做选择的,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选择的前提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选择做不会伤害别人的事儿。丫头突然撇着嘴接了一句,可不是所有事儿都能选择的,我就不想上学,可能选吗?我没被她的话牵着走,笑着捏着她的小鼻子说,事情不能选,心情可以选啊,你可以选择高兴的过一天,也可以选择不开心的过一天,对不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积极面对不好么?
居说:人活着,不开心是亏本的事;人活着,一半是生存,一半是为了证明;人活着,是有责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