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继《非暴力沟通》后新推出的又一力作。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它能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联系,最终实现顺畅的沟通。通过咨询实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了非暴力沟通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更具指导和实践意义。在相似情境中有些人为什么以暴力回应、而有些人则以善心回应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三个要素十分关键。
1.我们所学会使用的语言
2.我们所学会的思考和沟通方式
3.我们所学会的支配他人和自己的特定方法
人类共有的基本感受: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惊奇、舒服、自信、急切、振奋、满足、高兴、希望、鼓舞、好奇、喜悦、感动、乐观、自豪、释然、亢奋、惊喜、感恩、触动、信任
需要未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生气、恼火、忧虑、困惑、失望、灰心、痛苦、尴尬、泄气、无助、无望、急躁、恼怒、孤独、紧张、惊惶、迷惑、 勉强、悲伤、不安

这三种有助于促使我们愿意为自己和他人的福祉作出贡献的因素——即语言的类型、思考的方式和沟通的形式,整合成了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非暴力沟通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坦然表达我们所处的状态,以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不做任何评判,也不做任何暗示错在他人的分析。这一方法给予这样一个假设:人们从我们这儿听到的人和话,如果听起来像是分析、评判,或是暗示对方有错,那么,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就无法为彼此的幸福做出贡献。这种沟通强调行为的动机是善心,而不是恐惧、内疚、羞耻、责备、强迫、威胁或惩罚。换句话说,这种方法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且日后不会后悔。这个方法一方面在于清楚地表达我们内心地感受和想法,不带分析、评判和指责;另一方面则在于清楚地表达什么一是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并将这个信息以请求而非命令的形式传递给他人。
非暴力沟通关注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没有,怎样做才能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它告诉我们如何表达自己、以使他人更愿意为我们的幸福做贡献,也告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信息,以使我们更愿意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

本次分享由觉之道提供201907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