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2020年5月31日),主要看点就是还未去过的九龙山和山下的朝元洞,归程再上彰武水库的大坝和骑行水库东岸就纯属捎带了。夜里躺在床上,窗外吃喝客人闹嚷嚷的噪音持续到了半夜,今天一早窗外又传来了说话声,后来一看是自己人,大家都起得够早的。转到善应街上吃了早餐,六点整上了省道北骑不远就开始上山了。今天的天气不给力,雾蒙蒙的看不清近在眼前的九龙山。九龙山,一座丘陵地带突兀的小山,海拔也只有217米,但骑在几折大坡的山路间,还是得骑一半推一半才到了山顶。真不愧是历史名山和烧香许愿的好地方啊,不断上来的车辆都是各地前来的善男信女,庙院一边的焚金炉旁,高香纸箔火光青烟冲天烧。九龙山实属地形奇异,山顶南北走向为一平地,所以一字排开就形成了一系列宫观寺庙的建筑群。据考在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招命于龙山之阳予高稠僧禅师,就建造了云门寺,可惜原寺被毁。如今的仿古建筑群是近年群众集资重修,坐北朝南,共有五进院落,分别是山门、关帝殿、大雄宝殿、泰山奶奶殿、凌霄宝殿和九龙圣母殿。圣母殿和凌霄宝殿中间为八卦神塔,属明代建筑,现存两层,为仿木结构的楼阁砖塔,塔基平面呈八角,八大金刚抬塔座。除五个主殿外,庙内还有龙王殿、十殿阎王殿、药王殿、姑姑殿、南顶老爷殿(真武大帝)等十多个侧殿,供奉安阳地区信奉的诸多神明。原来还担心因疫情这个人员聚集的宗教场所会不开门,但看见人来人往出入于一边的侧门,立刻也就释然了,如果进不去,其实最怕看不到的是后面的那座明代砖塔。大家穿插在泱泱信众中间,仅是看个热闹,我对这些重建的殿堂也多是看看外表,当最后看到了那座残破古旧的明代砖塔时,还是陡然激灵了一下,这座八卦神塔所蕴含的历史气韵才是九龙山的灵魂支柱,九龙山正是因为还有这尊古塔才能佐证是一座历史名山。又观拜了一尊古塔,心满意足,下山。沿九龙山北坡蜿蜒而下,有土路得推行一段,山根儿下,即是又一处庙观建筑群。朝元洞庙,因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像儒道佛三教元老,故名“朝元洞”。朝元洞明代重修后,与山顶九龙山庙交相呼应。明末战火损毁,经清乾隆十一年重修基本恢复往昔盛况。新中国成立至六十年代初,朝元洞依旧有数位道长驻守道观,进行宗教活动,但七十年代多数道人被迫还俗,改革开放后,宫观在废墟中重建,逐步恢复往昔规模。又是从侧门进入,所以最先得见的是第三进院的朝阳洞,即该庙主体建筑。主殿为朝元洞,上殿下洞共有三层,依山而建,风格殊异。但是心不在焉中却被朝元洞两侧的高陡百步云梯所吸引,一上一下只为了寻求刺激了,竟然把看看朝元洞的大事儿给抛到脑后了,事后提及真乃不该,以后有机会得着重补上。上了百步云梯,就是第四进院的碧霞殿,为明代悬山式建筑。这里是朝元洞庙群的最高处,名曰碧霞顶。下来还转到第一进院,见倒座的戏楼,细石高台,石雕方柱支撑卷棚楼亭,很是精巧。朝元洞庙的门口,有牌称是安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山、朝元洞,走马观花,骑上爬下,似有收获,但心路历经的新奇、期待和满足,却是最重要的收益,下来足可以怀着好心情往回骑了。又骑上了彰武水库大坝,今天没有了去年那次湛湛的蓝天,不远处的九龙山望不见了,水库的水面也氤氲起来。沿着水库东岸的外围走,看不见水面。接上了S225省道,上坡下坡就到了鹤壁集,已经十点钟了,天也燥热起来,但骑行的路程还不到四十公里。有点儿疲惫,也有点丧气,但都被开启的吃西瓜的节奏给取代了。几个骑友慷慨解囊,不断地犒劳大家,以至于下来的井店、皇甫都成了西瓜补给站,水分补充足了,肚子也吃饱了,真的感谢他们了。午饭特意赶到瓦岗才吃,已经是过了午时了。这间饭店地方宽敞,店家的小年轻也随和热情。一瓶果啤,一碗面,解渴又挡饥。午后的转态不是太好,有些跟不上大队的频率,一时间自己在后面游荡了,好在大家都多有担待,骑骑停停都是会齐再走,结果是一个也没拉下,下午五点十分就到家了,圆满结束了两天的骑程。回程骑行131公里,花费包括早餐4元+(午饭烩面10元+果啤4元)=18元。回来后按照老习惯在QQ上发了段“说说”:骑行鹤壁和安阳太行山边沿鹤山、善应一线,游访洹河绝壁小庙无影山、登顶黄龙洞参观八宝古塔、再宿小南海听雨听泉;上下求索,感受民间信仰气氛浓厚的九龙山和朝元洞,又过彰武水库大坝望水。全程263公里。无偿的西瓜吃了不少,艳阳下的长途进山确实遭罪,但任务完成之后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另后记备忘,骑友11位是科技刘、小溪、苹果、老甘、大漠、聊天、老徐、木鱼石、宁静致远、听涛和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