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己酉,阳明和娄谅进行了一次谈话,娄谅说如果你想成为圣贤,那就必须要读书。那么,娄谅的谈话要点与父亲和老师有何不同呢?首先,他们所说的相同点就是都要学习,但是老师和父亲的观点是学习是为了当官而学。但是娄谅却是为了让杨明为了圣贤之志而学习。那么阳明肯定会认同娄谅的观点,因为娄谅说的目标就是为了当圣贤,而这与阳明的圣贤之志不谋而合。
在杨明21岁的时候,为了读一些宋儒格物之学,阳明一边在京师服侍自己的父亲,一边在京师寻求朱熹的书读。
在这一段时间,他看见了朱熹说过一草一木,皆还治理,正好当时扬名附近有很多竹子,于是他就去格竹。但是他沉思了很久也没有获得竹子的真理,于是他就病倒了。并且王阳明还认为,格物是需要有一个比较健壮的体质才可以去长时间的格同一个物,然后才能悟得真理。
但朱熹说的格物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如果一草一木皆寒治理,那么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种植物和动物,难道要把他们全部格一遍吗?在人生那么有限的时间里,真的能把这些物都格完吗?恐怕朱熹再世也不能像这样去格物,并且真理他肯定不是一个实体,它不是我们可以用手摸到,用眼睛看到。但是王阳明就把真理想成了一个实体,所以他在隔竹也就是他在一直盯着竹子看,想“看”到竹子上面的真理。但是这样很明显是不能成功的,所以王阳明才会沉思到病倒。那么像这样的事件,对王阳明造成的影响可能就是让他怀疑自己的圣贤之路是不是走错了。
在阳明26岁时,边报甚急。当时朝廷想要的是,韬略统驭之才,但是仅仅得到了一些骑射搏击之士。所以当时的王阳明就去学了兵法,并且他学的兵法也不是冲在最前方当炮灰的那种兵法,而是当将领的那种率领全军的兵法。一般人学兵法可能就是为了立功,但是王阳明学兵法却是为了圣贤之志,因为兵法就像是立己达人中的立己,而在实战中用出兵法就像是达人。那么,这样的做法会得到父亲的支持吗?父亲他支持王阳明学兵法,但是他之所以想让王阳明学兵法,是为了让王阳明当官,这时的父亲是在一个理性层面来为王阳明考虑的,但是王阳明学兵法却是为了成为圣贤,是为了完成圣贤中的立己达人,是处在德性层。
在阳明二十七岁的时候,他自认为读书和学习是不能通向圣贤的,所以他就要寻找和自己志向差不多的人,让他们来帮助自己。虽然最后没有找到,但是他在读朱熹的上书时发现了读书是可以达到圣贤的,但是要循序至今精,这才是读书之法。但是王阳明在这时对辞章之学还是有一些疑问的,因为他不能把外在的理和自己的心结合起来,这就导致理没有在王阳明的心中,而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这是王阳明所不理解的,并且沉思良久,导致最终病发,然后听闻道士谈论养生,所以有了去山中养生之想法。
并且我在很多时候也有这样的疑惑,老师讲了一个巨人的花园的故事,讲的是巨人不让孩子们去他的花园,于是巨人的花园再也没有春天。老师就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要多帮助他人,但是我却很不理解,巨人只是不想让孩子们进他的花园,那么他做错什么呢?为什么这样春天就不能去到他的花园里了呢?当时我认为老师和这个故事讲的都是错的,并且我还去翻了一些书籍来证实我的想法,但是在我上课时跟老师说,老师却说这个故事是对的,是我自己理解错了。
但我依旧认为这个理是错误的,但我也不敢说。
于是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沉闷了很久直到我学习了阳明课程,我才发现外在的理之所以不能和我的心连接起来,是因为这个理本身可能就有问题,当我们所领悟到的,你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心才可以和理连接起来。所以以后当我再遇见与自己不和的理的时候,我并不会第一时间强迫这个理和我的心融合起来,而是先去检查我有没有领悟错这个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