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滥用数据现象频发,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滥用数据现象频发,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作者: 云洋鱼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8:23 被阅读31次

大数据的崛起,推动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早在2014年10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特别强调了要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第一大领域就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提升宽带速度,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加快健康医疗、企业监管等大数据应用。

一、数据伦理

大数据发展得如火如荼,而数据伦理却鲜有人提起。大数据对于个人隐私的采集和滥用成了其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完全通过法律来解决,于是只能够将其归结到伦理领域。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滥用数据的现象已经愈发严重,从造成信息茧房到形成价格歧视,甚至还有操纵美国大选,世间乱象,无奇不有,影响深远!

二、Cambridge Analytica 的信息精准投放

Cambridge Analytica 是英国企业Strategic Communication Laboratories注册在美国的公司。以大数据挖掘和心理侧写(Psychological profiling)等技术手段提供信息精准投放策略为主要业务。他们成功帮助英国脱欧公投阵营赢得脱欧公投。2014年,Cambridge Analytica通过欺骗用户和Facebook,获得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数据。它们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价值观取向、成长经历后,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推送信息和竞选广告,从而影响美国选民在竞选中的投票。

三、“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则比“价格歧视”来得更加简单粗暴。比如老会员在买机票的时候往往看到的价格,比不登录或者新会员看到的价格要高。网友贴图证明,这绝非个别现象。甚至在生活中的小物件,价格都存在不一样。高频率网购的“常客”,价格反而越贵,这在学术界定性为价格歧视,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大数据杀熟”!

四、今日头条制造可怕的信息茧房

今日,今日头条爆出丑闻,制造出了可怕的信息茧房。肯定有人好奇什么信息茧房?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喜欢看什么,平台就给你推送什么。例如,你看一次篮球,那么你之后每次看到的都是各种篮球的消息;你看一次美女,那么你点开APP,满屏都是长腿美胸。这种经过算法挑选推荐的信息,只会让人们的思想越发闭塞,就好像思想被包裹在了封闭的“茧房”之中。

五、道德界限难以分辨

      大数据与一般的工具性技术不同,数据自身就是一种十分丰富宝贵的资源,数据价值多样、用途广泛并且取之不竭。也正是因为其价值多样,规定数据的采集者们只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界线就变得十分困难。比如说,今日头条,在现有的观念里面,今日头条并没有触犯任何的法律。在某些意义上来说,它也没有侵犯广义的个人隐私。它们仅仅是根据你的某些行为来预测和分析你的喜好。但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事实上的信息黑幕。

      同理,大数据杀熟并没有触犯任何的法律。也没有人规定商家们统一所有价格。季节的差异,商品可以打折;款式不一样,即便成本相同,价格也存在不一样。那为什么不能针对不同的人,定义不同的价格呢?事实上奢饰品就是针对超级购买力的人群来制定的超高价格。大数据价格的因人而异,到底哪里错了?

六、错误的根源

原来错误的根源在于信息的极大不对称。所有人都指望大数据能够形成开放、透明的政府,从而迎来更加开放的社会。由此来看,倘若没有配套的规则和健全制度,大数据不是让社会更透明,反而使社会更加隔离。

      火热的区块链,如烈火烹油般热闹。大家普遍认为区块链的许多特征能够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不可抵赖,从而能够营造出一个价值的互联网、信任的互联网和透明的互联网。然后从当下大数据伦理乱象来看,想法也许过于天真。大数据+区块链,毋庸置疑能改变某些东西,但是它们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有很多,比如人们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经历经验的不同以及阶层差异,这些都造就了信息不对称。即便是相同客观的数据、客观实在的信息,人们依旧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最终导致不同的行为。

七、号召呼吁

大数据伦理的征途,可以说是长路漫漫。自2017年6月1日,中央发布的《网络安全法》正式落地。为配合我国大数据行业的自律体系,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作为我国第一个注册的大数据社会组织,并且在有关单位的指导下制定和发布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行业自律公约“》,公约倡导各单位自觉遵守国家关于大数据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鼓励和支持展开公平公正的行业竞争,自觉维护大数据产业的各方合作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大数据行业的法律义务:

1.树立正确的“大数据主权观与责权观”,坚决抵制利用数据与大数据技术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经济环境与公民权益的各类非法活动,并充分利用自身大数据能力形成预防预警机制,积极发现主动汇报;

2.引导大数据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产业人员合法使用数据,增强数据道德意识与警惕意识,积极参加由联盟组织的大数据行业自律性学习、政策宣讲与解读、行业指引与技术规范讲解的等活动。

3.不窥视、不转让、不传播、不交易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未经用户授权的数据信息;

4.坚决抵制行业内恶性竞争,遵守国家市场经济各项法律法规,遵循经济发展与商业行为规律,树立健康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开展行业内协同与合作,扶阳守正,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5.坚决抵制行业境内外各类意图不明的数据类合作,包含但不限于业务、科研、学术与市场活动,坚决抵制“数据黑市”以及各类灰色业务;

      在数字经济时代,安全保障是生命线,也是底线。鱼君呼吁大家,要自觉遵守规定,加入行业自律公约,共同营造和保障大数据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让数字经济更好地实惠全体民众。

相关文章

  • 滥用数据现象频发,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大数据的崛起,推动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早在2014年10月29日,李克强...

  • 年终提问—2022 我们该何去何从?

    还有三天就2022了,2021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大事件,引发了我们哪些思考? 而年终的最新新闻,让我们发出了最骇...

  • 关于读书引发的思考——滥用“梦想”

    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喜欢读书,只是闲下来的时候,会找几本书来看看,企图从中找到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 思考时自下而上,表达时自上而下......

    有种观点:思考时自下而上,表达时自上而下。思考往往由具体事件、现象而引发,表达往往是为了告知某事、解释某现象或说服...

  • 网络数据采集的边界在哪里?

    在网络环境下,违反隐私信息保护的行为频发,由网络数据采集而引发的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 隐私信息的保护涉...

  • 提升效率

    提升效率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哪些事情能提升呢? 事情有频发事情和偶发事情,对于频发事情,是可以提升效率的。 对...

  • 由山东招安血案和5·31英雄事件想到的

    我们知道最近事端频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滋长,引发了许多恐慌。“3·1”昆明事件之后,暴力恐怖被高度关注,中央严明加大...

  • 公交争吵现象频发,引人深思

    最近传来了不少关于公交车乘客与司机争吵甚至动手的事情,最让人感到悲痛的大概就是重庆公交车掉入江中的事吧。 据北京青...

  • 最省事儿地违反价格管制

    ​​每当价格受到人为干预时,就会出现价格以外的竞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过剩或短缺。 但会引发哪些类型的竞争呢? 价...

  • 求点评「0823作业No.6」

    A便签: 引发自己深入思考的问题都有哪些?为什么能够引发深入思考? 1、第一章:我鼓励过周围的人提问吗?理由: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滥用数据现象频发,引发我们哪些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zg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