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83个字,18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纪伯伦
这几天最受全国关注的小朋友非妞妞莫属了。
这个三岁的童模,因为在拍摄中轻轻放下了道具,招来了旁边亲妈的踢踹。
妞妞被踢
为什么要打孩子?
因为拍一套衣服100元,耽误时间就是在亏钱。
为什么这么赶时间?
因为她一天至少要拍100套。
所以稍微延迟、“不听话”,就会换来一旁手拿衣架的妈妈的打骂。
被打之后也不能哭,因为补妆更加耽误时间。
被打之后的妞妞立马挤出一个笑容
当利益凌驾在纯真之上,孩子也就无疑成了任父母摆布的赚钱工具。
01
我没有时间值钱
织里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一个镇,自古就是纺织重地,有过“遍闻机杼声”的史料记载。“织里”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织里
2002年,织里被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2017年,全镇童装年产量可达17亿件,产值203亿元。这么多的衣服,再加上各种周边儿童用品,仅仅织里一个镇的童模市场就极其可观,吸引无数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捞金。
七八岁的孩子来这里“大展前途”;五六岁的孩子来这里“见见世面”;
三四岁的孩子来这里“挑战自己”;一两岁连话都听不大懂的孩子也要来这里“熏陶熏陶”。
家长语气十分自信:赢在起步线上嘛。
登上巴黎时装周的中国童模
然而,这些所谓“见过世面”、“熏陶过”的孩子们,却是从起点就开始跑偏。
就像叶祖铭。
在一则采访视频中,他言语轻浮:“我年收入高一点的话80多万,低一点五六十万”“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富裕的生活嘛”“以后找一个漂亮老婆”……
这些成年人的生存法则,从一个13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让人十分不舒服、甚至觉得油腻。
让人感觉油腻的发言
更让人忧虑的是:叶祖铭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他会把每天第二、三场的黄金时间段预留给那些“重要的厂家”,来讨他们开心,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
当一个孩子,已经摸索出了如何讨好资本;已经能够在成年人世界如鱼得水的生存,
还能叫他孩子吗?
这样的孩子很可悲
织里镇的常住人口有45万,其中本地人口只有10万。
在这里,“童模”数量数以千计,要想在众多童模中脱颖而出,靠的不是颜值,而是听话。
因为孩子们贩卖的可爱大同小异,而听话就代表着拍的快、拍得多,就意味着“共赢”。
一个童模声称可以和摄影师比速度
“听话”,这两个字,听起来多么熟悉:
家庭聚餐时不愿意表演节目,家长说“要听话”;
不愿意去补习班,家长说“要听话”;
想学舞蹈、音乐,家长说“要听话”……
于是,听话的他们被家长哄骗着去过早的接触资本;
听话的他们站出来贩卖自己的童年;
听话的他们透支自己的人生来养活全家人。
童模说我来养活家人
在织里小镇里,吃青春饭都已经算是奢侈,“童年饭”才正香。
02
被催熟的童年
贩卖童年的这条路,还有一个更耀眼的招牌——童星。
天真懵懂的孩子,在大荧幕上的一笑一跳都流露着自然的娇俏,可谓是最有观众缘的演员。凭借一个镜头就能走红,成为“国民闺女”、“国民儿子”。
现在有很多小孩子都想当明星
但是这个职业的生存条件就不只是听话就好了。
颜值,是第一道门槛。
没有颜值的童星,不管能力多么出色,都只是雨后新露,没法长久。
就像尤浩然,小时候是可爱的“夏雨”,长大了是“胖夏雨”;
歌喉鲜亮的阿尔法,长大之后被大众所关注的点只有他秃掉的脑门;
被称为“最丑童星”的王莎莎,哪怕已经拿到了上戏的硕士学历,仍然无戏可拍。
硕士毕业的王莎莎
不管你的实力有多么强,童星这条路上,脸才是敲门砖。
然而可爱的孩子长大了不一定是好看的成年人,即使没有“长残”,也不一定就能够一直火,扬名立万。
比如林妙可。
第一次登台的林妙可
这个首次亮相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小童星,在全国观众的夸赞中长大,却没能留住宠爱。
她以为观众喜欢的是她的可爱,那么她保持可爱就可以一直被喜爱。于是18岁的她,说话仍然摇头晃脑,故作萌态,思想和阅历,都永远停留在了童年。
拒绝长大,也不知道该怎么长大。
18岁仍然惺惺作态的林妙可
一句话来总结:有颜值没演技不行;有演技没颜值不行;有演技也有颜值但是路也不平坦。
不管星途是顺利,还是坎坷,这条路都不好走,且需要用孩子的一生去承担后果。
但是很多家长,不去客观的考虑这些风险,盲目的把孩子推上童星这座独木桥,还觉得自己是为孩子考虑,是对孩子好!
童星很短暂
就像林妙可的妈妈,她把女儿的人生精密计划好,带孩子出席饭局、在孩子面前讨论商演价格、教孩子说“我是党的女儿”之类刻意、突兀的话。
在她的安排下,林妙可没有童年,甚至没有隐私,有的只是被催熟的童年、被计划好的人生。
而她洋洋得意:我女儿特别听我话,她在我面前没有秘密。
从小一手打扮林妙可的妈妈
像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刘涛夫妇就在综艺节目里吐槽过。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曾经与刘涛有过合作的小演员一家作为嘉宾出现,刚一见面,家长就怂恿孩子去叫“刘涛妈妈”,还一味的找机会让孩子多“表现”。甚至晚上十点半让孩子去找王珂打拳,令人汗颜。
父母怂恿孩子去找王珂打拳
这样的打算,就是为孩子好吗?
这样的父母考虑的,是孩子短暂的“露脸”还是孩子长久的人生?
03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孩子生来纯洁,这些被投射出来的阴影都是家长的欲望。
家长贪求聚光灯的闪烁,陶醉于成名的诱惑,拼了命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万众瞩目的“明星”。却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李湘的女儿,Angela,在录节目时碰到了热情招呼自己的孩子们,他们喊着“大明星”。而Angela认真的回答:“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
我不是大明星
事实听起来讽刺:人们以为Angela最耀眼的光环是明星,但其实她最看重的身份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
这些逼孩成星的家长以为孩子最需要的是陌生人的喝彩,但其实孩子需要的,是家人的宠爱。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是“计深远”是要在理智考虑并且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之上指定,而不是为浮华所蒙蔽、为自私所裹挟做出来的决定。
孩子有权利喜欢走秀,他也有权利将走秀只当做兴趣;
孩子有权利去尝试音乐和舞蹈,他也有权利只唱给自己听、跳给自己看;
凭借兴趣而拍戏的小演员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当父母以孩子“听话”为荣时,孩子就失去了独立能力;
当父母用孩子的天真来盈利时,孩子就成了千篇一律的商品;
当父母为孩子“安排”人生时,孩子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浅薄父母生命的延续。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希望这些家长们能“懂事一点”,让孩子们能拥有真正快乐的童年,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