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经典对话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年轻人血气方刚,觉得拾得师父的回答是懦弱、逃避的表现,太过消极。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看过了许多你争我斗、争强好胜的事例后,再细读这段对话,又有了新的理解。
不争不怒、谦让礼敬,这是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啊!
水利万物而不争,不发生正面冲突,不必在意沿途的阻碍,绕道而行,朝着大海的目标,奔流而去。
人生苦短,与其纠缠,一争高下,耗时费神,伤人伤己,何苦来哉!
这段对话是说别人对“我”的态度和“我”的正确处理方法。如果把“我”换成别人,若是违背道德的不良行为,要视情况予以教育、引导、劝化、惩处。所以说,这是要看所站的角度来判别的。
拾得师父的回答充满了大智慧,内在的“小我”是狭隘的,只在意自己的得失,一时的荣辱,结果只能是自毁毁他。而战胜了“小我”,不断扩大心量,放过伤害自己的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内心无嗔恨,风也好雨也好都是美好。
现在有太多的励志金句,顺风顺水的人读起来可能觉得没感觉,忙碌充实的人读起来觉得太过矫情,失落失意之人觉得触到了痛点,点拨了人生迷雾。很多时候文字上读懂了并不一定行为上能做到,整天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挂在嘴边的人,当真正面对“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之时,可能不一定能“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有因必有果,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凡事尽力就好,不问输赢。做人真诚为要,问心无愧。赢一时沾沾自喜,增长傲慢心;输一回垂头丧气,挫败感恼心。强硬对强硬,其反弹的力量只会伤到自己,何必自讨苦吃。《大学》开篇即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绪不宁,患得患失,从容淡定,心安理得。
修身养性的境界是要在对境出现时才能检验出来的,用智慧来取舍是一种能力。
一切唯心造!身处闹市,不为喧嚣所扰,屏敝杂音,不被各种叫卖声、汽笛声、震耳欲聋的音乐声牵引,旁眼看躁动,兀自岿然不动,内心宁静如水。名利场上的曲意奉迎,推杯换盏,不被烟雾迷惑,守护好内心的防火墙,任由风吹浪打也动摇不了自己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