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然而,这一切都未能说明他为何是蜀国第一臣。古往今来,臣子总是最危险的职业,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首当其冲,君臣之间的结局莫不是两种,若不是君主掌控霸权,把握朝廷,便是臣子独揽大权,视皇帝为傀儡,而诸葛亮做到了第三种,君臣和睦,两无猜疑。
诸葛孔明为何人?公元207年受刘备三拜茅庐,二十七岁一记隆中对奠定了往后十四年的三分格局。十四年,将刘备从一个髀肉复生的小官辅佐成为一方大国的王,刘备四十七岁的前后人生,可谓是云泥之别。而这一切,全都是诸葛的辅佐,规划,实操所促成的。为谋士,他可谓是尽到了自己的全力,让刘备走出了一道辉煌的轨迹,完美实现了他二十七岁时的宏图大志。
称帝后两年,刘备六十三岁,于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为君臣多年,他懂得诸葛的才能之通天,明明白白地下诏令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像是怕阿斗不服,还写诏书给后主:““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诸葛亮的回应却是:“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人主托孤,且把话说得清清楚楚,为臣者也的确有这个能力,而诸葛亮还是选择为臣,不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臣,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为人臣,他所交出的业绩,当真是史上一流的。
刘备殁后,阿斗扶而不起,开放了诸多权力交与丞相,至此可谓是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诸葛亮作为人臣兼摄政者,却是兢兢业业,做足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而丝毫不逾矩,数次出征前都会上表请战,而在第五次北伐逝世于军中前,他仍上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意为后代有能力过好日子,而他这么多年的益州牧,也仅仅是靠俸禄为生,不曾纵情歌舞,以公谋私。为摄政者,他的第一意愿仍是为了这个偌大的蜀国,无愧于“完人”这一称号。
执政十二年,五次北伐,军事才能可见一般,而军事才只是他的副业,他真正的才能在于民政管理,你可以想想,五次北伐,蜀国上下没有民怨,且更加富庶,国泰民安。他所制造的木牛流马,所创的《梁父吟》都曾闻名遐迩。他用他的所有学识及才能,在那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演绎了一出堪称完美的君臣佳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