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恐龙的兴衰:一部失落世界的全新史诗》作者: [美]史蒂夫·布鲁

《恐龙的兴衰:一部失落世界的全新史诗》作者: [美]史蒂夫·布鲁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0:04 被阅读0次

    原作名: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inosaurs

    ISBN: 9787557677404

    内容简介:

    知名恐龙学者邢立达审校推荐,《侏罗纪世界3》科学顾问,命名15个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打破对恐龙的刻板想象,用化石证据重写恐龙兴衰史

    恐龙从哪里来?它们如何崛起并成为地球的主宰?有些恐龙为何如此庞大?有些恐龙为何长出了羽毛和翅膀,还变成了鸟?没有变成鸟的恐龙为何都消失了?命名过超过15个恐龙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用积累多年的大量化石线索,串联起一部精彩绝伦的恐龙史诗,完整地介绍了这种史前巨兽从逐渐崛起,到称霸世界,再到尽数毁灭的全过程。除此之外,本书还生动地讲述了神秘的“恐龙猎人”追寻远古生物踪迹的真实故事,带领你跟他们一起探索恐龙的奇妙世界。

    作者简介:

    [美]史蒂夫•布鲁萨特

    这是一位年轻却成就斐然的古脊椎生物学家,也是一位进化生物学家。2013年,他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任教,曾与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吕君昌、邢立达共同研究过恐龙课题。他发表过110多篇科研论文,其中不乏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也命名了超过15个新物种。他出版过6部作品,包括成人科普书《恐龙的兴衰》、教材《恐龙古生物学》和绘本《恐龙》。同时,他也经常为《科学美国人》杂志撰稿,亦是BBC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热门电影《侏罗纪世界3》的科学顾问。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高铁滞留杭州东两个多小时了,把此书读完也并没有发车。看着老友记读大学的我辈为了致敬Ross应该读此书,觉得嘤嘤怪邢立达萌的人也应该读此书。此书勾勒了恐龙物种发展演化以及因自然环境嬗变而划出的兴衰之路完整图景,顺带附加古生物学家轶事与状态若干,读来很有趣。只是我有些怀疑译者,不用国内习用学名霸王龙而该用“君王暴龙“称谓,令我觉得其他佶屈聱牙的名称也本可更为亲民,一定程度影响了阅读体验 当然,如果你深爱恐龙且基础扎实,这些都不是问题

    #  地球上曾经的霸主为何消失了?恐龙的世界总是有种神秘未知的魅力,好奇心是通往知识最好的路径。

    #  前面部分最涨知识,后面鸟类和大灭绝资料多见倒不新鲜。小时候看恐龙未解之谜,毕竟资料来源复杂且是单篇,这一本完全是专家梳理整个恐龙史,把碎片知识进行了串联。了解了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的恶劣环境和三叠纪到白垩纪那段大陆漂移的时代背景。恐龙祖先还有哺乳动物祖先下孔类生物早期体型都很小,大的反而是蝾螈,而未来的霸主恐龙在三叠纪时期则竭力成为假鳄类——这个后来进入演化死胡同的种群,恐龙的早期史不是一部辉格史。体型小也许是帮他们度过恶劣环境的重要因素,恐龙熬过那段日子,体型变大成为霸主之后,最终反而很难抵御下一次生物大灭绝了,但是再恶劣的环境,好像也会有生物挺过来,人类接下来会不会被人类世里不起眼的小动物接替?最后是作者两次讲找恐龙化石的“缺失的环节”,这或许是科学作为探索课题而教徒作为黑演化论的区别。

    贰:

    这就产生了一个让古生物学家苦思冥想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蜥脚类恐龙是如何长到这么大的? 这是古生物学中最经典的谜题之一。但在解谜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蜥脚类恐龙有多大?身体有多长?脖子能伸多高?最重要的是,体重有多少?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很难回答,特别是体重,因为你不可能把恐龙直接放在秤上称量。古生物学家都知道的一个行业秘密是:你在书中和博物馆的展览里看到的很多漂亮数字(比如雷龙重100吨,比一架飞机还大)大都是编造的。有些还是基于某些证据的猜测,而有些就真的“纯属猜测”罢了。不过,古生物学家最近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测算方法,能根据骨骼化石,更加准确地估测恐龙的重量。 第一种方法相当简单,用的是基础物理知识:动物越重,其四肢就越粗壮,这样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动物的身体构造体现了这一逻辑原则。科学家在测量了很多现生动物的肢骨后发现,支撑动物的每一肢的主要骨头——对两腿行走的动物来说就是股骨,对四足行走的动物来说就是股骨和肱骨,其粗壮程度与该动物的体重在统计方面存在强相关关系。换言之,有个等式适用于几乎所有活着的动物:如果你能测量出肢骨的粗细,就能计算出身体的重量,虽然会有误差,但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样简单的代数计算,一个基本款计算器就能完成。 第二种方法更精细,也更有意思。科学家们在模拟软件中建立恐龙骨架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添加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体重。这个方法由几名年轻的英国古生物学家——卡尔·贝茨(Karl Bates)、夏洛特·布拉西(Charlotte Brassey)、彼得·法尔金汉姆(Peter Falkingham)和苏西·梅德门特(Susie Maidment)——和他们的合作者网络率先使用。他们之中,既有专门研究现生动物的生物学家,也有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

    叁:

    关于地图上的距离矩阵,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件好玩儿的事。你可以把城市间公路的距离表输入一个统计软件当中,对它进行多变量分析,然后软件就会生成一份图表。每个城市都是这张图表上的一个点,各个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距离,比例与真实情况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这张图表就是一份地图,一个在地理方位意义上完全正确的地图,所有的城市都处在正确的位置,城市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正确的。那么,如果我们把记载了骨架差异的三叠纪恐龙和假鳄类的距离矩阵输入之后,会得出什么结果呢?统计软件也会生成一份图表,每个物种都用一个点来表示,科学家将该图表称为形态空间。实际上,这也是一份地图,能直观地体现出所研究的动物之间解剖学多样性的离散程度。若两个物种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那么它们的骨架就很相似,正如从地理角度而言,芝加哥与印第安纳波利斯相对较近。图中相隔遥远的两个物种,其解剖学特征则存在显著差异,就像凤凰城与芝加哥之间的距离比较远。

    肆:

    杰西卡的第六感在幽灵牧场有了用武之地,她认定,海登采石场的动物们的日子并不轻松。它们生活的地方并非一直是沙漠,其气候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里,这里非常干燥,但在剩下的时间里,又会变得湿润而凉爽,杰西卡和“鼠帮”把这种现象称为“超季节性”。其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杰西卡通过测量发现,在海登采石场的动物还活着的时候,泛大陆热带地区的每100万个空气分子里就约有2500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现在的6倍多。尽管如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要低得多,但我们要好好琢磨一下这件事,想一想现在温度上升得有多快,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有多么焦虑。晚三叠世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启动了一个连锁反应:温度和降水量大幅波动,导致一年中某些时候野火肆虐,某些时候潮湿异常,从而很难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泛大陆上的这块区域不但混乱异常、变幻莫测,还很不稳定。有些动物的适应能力要好于其他动物。恐龙似乎能应付得过去,但还没有能力发展壮大。个头较小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能生存下来,身材较大、生长迅速的植食性恐龙却不行——它们需要更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哪怕离恐龙诞生在这个星球上已经过去了约2000万年,哪怕它们已经在湿润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了大型植食性动物的位置,并开始开拓热带地区,恐龙仍然会因为天气因素陷入困境。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恐龙的兴衰:一部失落世界的全新史诗》作者: [美]史蒂夫·布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nq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