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平常读书,离不开三个问题: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以及读什么书。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更清晰、坚定的走在读书这条路上。
最近在看大量的阅读类书籍,每本书中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一些读书的好处及方法,但总觉得没说出心里寻找的答案。
直到看《怎样读书好》中,胡适对于读书这三个问题的观点,我才更加确定自己读书的原因和方式。
01 为什么读书
第一,书中记录了人类的学问、智识和经验,读书就是接受这部遗产。想让自己变优秀,拥有更多技能,从书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
第二,因为要读书而读书,读的书越多,能读的书就越多。很多书刚开始读不懂,读了其他书后,再读才能懂。
两年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感觉非常难,只好丢在一边。这段时间读了大量的阅读类书后,再看这本书,对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倒也能得出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三,读书可以解决我们的困难。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读书能让我们有更多的主意,去尝试解决困难。比如我重新读书,就是为了解决,如何打造个人知识体系。
02 怎么读书
胡适认为,读书应做到两点,一是精,二是博。
精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是个个字都认得,也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基础阅读层次。口到,有精彩的文章就反复读熟,比如金句,可以背下来。心到,是懂得每个字及每句话的意思,这已经精通基础阅读。
女儿这几天在看《十万个为什么》,关于行星篇章,读的倒很流畅,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要我讲给她听。这就是还处在基础阅读的初级识字阶段,距离精通阅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手到,主要指做札记。札记分为四种:抄录备忘、提要、记录心得、参考各种书籍而融会贯通。
手到可以帮助心到。女儿最近爱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碰到不懂的词就问,然后再想一想。长此以往,应该也能积累一些对字词的理解,从而逐渐达到精通基础阅读。
博,就是什么书都读。博是为参考。多读书就该什么书都读。读的书越多,能读的书就越多。博是为做人。拥有多种技能,能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03 读什么书
读书要「博」,就是什么书都读。樊登在他的书中提到,读书至少要掌握七个方面的知识。我们刚读书的时候,可以从自己感兴趣,容易理解的书入手,积累阅读经验后,再逐渐读有难度的书。
最兴奋的是,胡适提到读书至少要懂一种外国文字,博览群书才能触类旁通。因为国内很多书都没有系统结构,所谓的经史子集,也都是杂货店。一直想学英语,这下总算找到动力了。
看到胡适对待读书的方式,我也更加确定会坚持读书,用知识让生活更美好。《怎样读书好》中除了胡适,还有朱光潜、林语堂、蔡元培、徐复观等名人对读书的理解和看法。作为现代读书人,这些名人的读书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与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