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卢先生姓卢,还是一名大学生,在青岛读书,从小到大没有出过山东的地界。我们认识不算久,我喜欢叫他小屁孩,他要求我叫他卢先生。
14年的某一天,闲来无事看了一部为了推广聊天软件LINE而做的短片,一线钟情。很欣赏这样的推广手法,于是也试着下载了LINE,感受一下。当然,也期待着异国友人。就这样,在没盼来异国友人的情况下,认识了19岁的卢先生。
19岁,那是一个距离我多么遥远的年纪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和90后有很深的代沟了,所以也只是偶尔有一搭没一搭的聊那么几句而已。
卢先生喜欢很多事物,尤其忠于境外的一些网站,他喜欢的那些东西,偏偏就是我最搞不清楚的,比如翻墙。
他总会跟我说,有很多言论在本国是没有办法知道了,而境外却可以。所以有时候他也成了我了解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的途径。不过,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更喜欢通过语言了解一个人的脾气,性格,成长环境,和行为方式。卢先生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我那个时候喜欢“调戏”的一个对象。
就在写这个随笔之前,特意在微信上知会了卢先生,怕自己一些无心的言辞,伤及了那颗尚在成长的还不成熟的心。但愿某日被他看到的时候,不会因为我的炫耀而跟我绝交。
(二)
卢先生是单亲家庭,母亲为何离开,不得而知。这个话题似乎是他们家的禁忌,而我也是偶然得知。从小跟着奶奶爸爸长大,除了爸爸对妈妈的闭口不提,就是奶奶的不断谴责。我不知道这些在卢先生的心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想,也许会让卢先生向往爱情却恐惧婚姻。
曾经幻想过卢先生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做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年级稍大,能给予他无限包容无限温柔的女人,还是一个年级相仿,和他有着相同经历,感同身受的小女孩,还是一个像极了他未曾见过面的母亲的女人呢?不管哪一种,似乎都有可能引起他对母亲的依恋和仇恨。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从未问过卢先生,也从不敢轻易的就这样讲给他听,我怕我一语成谶。
后来,卢先生恋爱了,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但是恋爱中的小孩子不都是那样么?很容易让人看出来。没怎么过详细的询问女友的情况,我觉得在一旁静静看着就好,小孩子的爱情,并不需要大人在旁边指手画脚。我不知道卢先生的感情之路会不会布满荆棘,但是我想,我愿意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安慰和坚定的支持。
(三)
15年春节的时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收到了来自远方的卢先生的新年祝福。着实让我感动了一把。卢先生在微信里唱了一小段歌送给我,干净,淳朴,温馨又真诚。
其实,卢先生唱歌并不算非常好听,但是我却很喜欢听。有时候会找各种理由让他唱歌给我听,同意和拒绝各占一半。得知他是临沂人,就要求他唱《沂蒙山小调》,不会便要求去学,不学就嘲笑他不会自己家乡的曲子。现在想来也觉得好笑,也许只有卢先生这样的单纯的小孩子,才会被我欺负成这样吧。
现在的卢先生聪明了,再要求唱歌的时候,很少应邀。他说:物以稀为贵。
(四)
15年上半年,辞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世界那么大,我得去看看。虽然计划了很多地方,但是最后还是因为母亲要求我陪父亲回老家而把目的地定在了山东。
做计划的时候,特意多留出一天自由活动,一是怕有突发状况,一是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去看看卢先生。
卢先生和我的生活只是两条平行线,偶尔两个人在自己的线上看着对方,打个招呼。此生也许不会有交集。
但是一沉不变会让人失去生活的热情,一些小的变动和意外就是生活的调味剂。
送走了父亲之后,自己在青岛停留了两天,其中一天下午,我坐在卢先生学校门口的小店里。吃着全国都可以吃到的鸡公煲,喝着哪条街都能喝到的奶茶,和一个一辈子也许都不会再见的人聊着天马行空的话题。
我说,我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吃一顿哪都能吃到的鸡公煲呢?
卢先生说,因为这里是我陪你吃。
这就是生命中的色彩。熟悉的事物,因为不熟悉的人而变了味道。
卢先生今年已经20岁了。每每想到他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许我们此生再也不会见面,也许他成家立业之后我们再也不会来往,可是我们都会记得,某年某月某日,青岛的某个街头小店,两个并不算熟悉的人,畅谈了一个下午。
那天,风很凉。
卢先生,一直在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