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作者: 天不沽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21:49 被阅读8次

    上高铁前买了些吃的,面包,牛奶,饼干,我能想到的开袋即食的东西就这么些了。全是甜的,现在真是腻的慌。

    最近看《人性的枷锁》,看的真心是又累又枯燥。冷不丁就给你蹦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人名来,可能是些诗人作家,可能是些画家,或者艺术家,几无听过。然后总会有跟这些人名有关的一大堆作品,歌曲的名字,诗集的名字,小说的名字,我是一首没听过,一本没看过。往往还会有对这些作品的一些描述和品评,也是唠叨的我云里雾里。不知作者是在闲暇时偶有涉猎,还是为了写这部小说做了浩如烟海的检索工作。那些大段大段堆砌在一起的,描绘似乎是某种艺术流派的文字,被我哗哗的略过去了。再有一个就是作者的语言功底颇强,不时穿插着法语德语的单词和短句,要命的是大多还没有翻译,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或许这些我所厌烦的部分是某种深刻而有韵味的文化也未为可知,但我想,却绝不是我们这些庸庸大众所能理解的。我想起了上海的中华艺术馆,还想起了这几天,经常去吃饭的那个小广场举办的画展。这些画,都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都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致,我们对其无话可说,无味可品,只能百无聊赖的自嘲一番。小广场上摆着的那些画,每个画框旁,都有一个小小的名片,贴着作者小小的照片,并标着画作的价钱。是的,那上面标着价钱呢!每幅画从一千到几千不等。这对于艺术而言,真是一种讽刺。因为从小到大,艺术于我的概念,总是很浪漫,很不食人间烟火。我当时就和同事们嘀咕,这些画作,实乃是有钱人的奢侈品。不知是否有人会因为作家长的漂亮,而买TA的画呢?若真有这种情况,又是对艺术的玷污了吧。

    艺术是人类的一个梦,不是那种美国梦,而是像我小时候父母给的那些梦,这种梦是一种好像不吃不喝就能活着的梦。而我直到现在,内心还存在着这种小小的梦。或许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矛盾,明明受到科学的实用主义侵害颇深,明明身体力行着实用主义,内心却又充满着浪漫。这,就是现实和梦想的冲突罢。当现实无情的冲击着梦想的时候,那些梦想显得是多么的可笑。当现实赤裸裸的腐蚀着梦想的时候,那些梦醒又显得多么肮脏。

    《人性的枷锁》里有这么一段话。

    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捧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读过的书籍,还有长辈们之间的交谈,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发现:过去念到过的书,过去听到过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异是往那具备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根钉子。

    我大约正是在经历这样的青春吧。《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正在做着各种梦,一个梦碎了,又开始做另一个梦。最后会如何呢?经历了种种之后,主人公会领悟人生的真理么?这种真理会让我茅塞顿开么?不,不会。

    我曾经渴望过,探寻过,想找到人生的真谛,想达到永恒的平静。我看过其他的一些小说和一些书,在开篇的时候,总觉得这本书将要揭开人生的真谛,宇宙的至理了。不,不会,没有。即使是被奉为圭臬,名垂前史的思想,到头来,也不过一家之言。

    人生,根本是没有什么真理的。哲学,永远没有终点,永远没有出路。

    我发现如果想平静的活下去,第一,要么别想了,可思绪是止不住的。第二,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可能是神秘的宗教,可能是带来物欲的金钱,可能是填满野望的名利,可能是浪漫却又萧索的艺术,可能是放浪形骸的旅途,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医生,可以是律师,可以是官员,可以是企业家,可以是爸爸或者妈妈。这个选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职业、身份和行为。但唯有一点,你需要深深的笃信它,你需要深深的笃信你自己的选择。唯有如此,你才会有荣耀,才会有热情,才能献身于此,才能获得内心的富足与平静。

    而我如今,不知选择什么。我总是怀疑,总是不够自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rj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