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诸葛亮人物形象刍议

关于诸葛亮人物形象刍议

作者: 桐馨悦 | 来源:发表于2022-12-26 06:33 被阅读0次

    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往往,很多时候大家也是接受了罗贯中笔下的人物形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是个料事如神的神话般的人物,但事实上其人物形象颇具一定的争议。

    其一:经天纬地,盖世奇才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山东琅琊阳都人氏(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曾效力蜀国,有享誉“千古良相”之典范。“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星,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蜀国丞相。

    在《三国演义》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来写诸葛亮,郑振铎先生称此书:“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

    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罗贯中从正面和侧面刻画了他的人物性格。

    最先是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使得未见其人便被其声名所大震,“以某比之,譬就驽骈麒麟,寒鸦配鸾风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其盖世奇才,不仅征服了刘备,更让许多读者和观众欲睹其真面目。接着“刘皇叔”三顾茅庐才终于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对策”中,再一次表现出了其超群的智慧,有点“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气势。

    但是,诸葛亮虽然提出了“横跨荆益”和“结好孙权”的主张,而这主张又发生了矛盾,当诸葛亮悄悄放弃了《隆中对》的军事战略的时候,刘备依然坚持夺取荆州,孙、刘因此矛盾不断。

    毛泽东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蜀汉之败始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焉能不败?”在军事上素来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说,于是注定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悲剧结局。

    在《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后,火烧博望,再烧新野,舌战群儒,巧借东风,智取华容,三气周瑜……

    无不把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潇洒风度便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每一场战役,只要有诸葛亮出谋划策,就有了几分胜算在握。

    但事实上与史书记载有所出入,如火烧博望与新野之时,诸葛亮尚未出仕刘备;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经过夸张和剧情创造。

    历史上诸葛亮用兵的功绩不如他治理蜀国的政绩耀眼,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空城计等则是虚构或将剧情移花接木。

    而且让诸葛亮在当阳长坂和彝陵两次大败中都“缺席”。弃甲丢兵、狼狈逃窜的场面对刘备来说不足为奇,并不破坏他的仁义君王形象的统一性,甚至还可使他的仁义形象更为完美。

    但是,对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万万使不得。从容不迫,安居退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才应该是诸葛亮的形象。

    然而根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先主在樊闻之,(指曹军大举南进)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从之,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事实上《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突出了诸葛孔明作为政治家的智慧,突出他对刘备、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忠心,而忽略他的外交才能和军事才能。

    其二:忠心与被迫行为并存

    杜甫在《蜀相》中曾高度的浓缩了诸葛亮的忠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两朝开济老臣心”。一相辅两朝,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为了感遇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复兴汉室。

    陈寿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犹白好,不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负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说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刘备在世之时,他开辟一土、平定南方。刘备白帝城托孤,他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六出祁山,几度北伐魏国,最后由于操劳过度死于九丈原,后人追授“忠武侯”。对其功绩大加讴歌赞赏。

    而事实上,诸葛亮的愚忠,陷害了刘备的养子刘封,使刘备误杀其养子。

    当时孟达给刘备施了一个反间计,使刘备中了圈套,但罪不当诛,刘备所指责的“侵陵达”不成立、“不救羽”太牵强,只是“诸葛亮虑封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诸葛亮的话像催化剂一样促成了刘备冤斩刘封。

    另外,诸葛亮还采用了不同的斗争策略来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如“对待军功至上的关羽,采用‘捧杀’之法;对待刘备的红人法正,则采取纵容不法的手段;对待狂人彭羕则是先‘揭发’再‘捧杀’。”

    白帝城托孤,刘备也并非完全的委以重任,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可以说是以退为进,使诸葛亮不得不担负起辅佐后主的重任,于是“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为了制衡诸葛亮,刘备还安排了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共同授命为顾命大臣,另外临终时还告诉鲁王刘理:“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其三:淡泊明志与积极入世

    诸葛亮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深思谨慎的处世态度和奉献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人生态度和处世态度的影响深刻。

    二十六岁之前,诸葛亮隐居乡间,但是却志向高远、胸怀大志,对于国家大事有“未出庐,已知三分天下。”

    然而在《诫子书》中,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一句话凝聚了诸葛亮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对此,剑歌在《孔明真相》中说:“诸葛亮已经饱尝了被名利所累的痛苦,他不愿意再看到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就像追逐功名的人,最终被功名所累一样。

    《魏略》中记载诸葛亮14岁就开始在荆州游学,经常抱膝长啸,并对徐元直、石广元和汝南孟公威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可见他是积极入世的,有儒家筐世济民之志。

    而非“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所以剑歌在《孔明真相》中有此一说:“即便诸葛亮年轻时有过‘淡薄名利’之念头,那也是非常脆弱的,是经不起‘三顾茅庐’的。”

    躬耕南阳,也许只是一种雅趣,而非真正志向。

    总之,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他塑造为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过往传奇、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及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虽然拼其毕生精力也未能完成自己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历史使命,但他展示给后人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早已汇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其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多重性,正如鲁迅评的“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三国志》是陈寿著的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记录的事必多真实记录。

    而文学作品本身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通常带有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所以在不同的作品里也就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也才成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诸葛亮人物形象刍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u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