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论坛上有人问:“为什么大部分人觉得大人不应该跟小孩‘较真’?”
有人答:“家长需要做的是用正确方法来引导孩子,孩子就像水,不能堵。较真就是对立面了啊,就是围追堵截了,孩子只能逃走和反抗。”
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01
有一次,几个朋友坐下来聊天,都是孩子妈了,聊的自然都是关于孩子的话题。
朋友白露说她上周带孩子去游乐园,本想好好放松一番,不曾想没玩个尽兴,还被自家孩子当成了“敌人”。
那天,她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碰巧遇见了朋友也带着孩子。她和朋友便让孩子们去玩,自己和朋友闲聊会儿天。
这刚聊没两句,就听见了孩子的哭声。两个大人赶忙跑过去,只见白露的小女儿正举着小拳头,而朋友的孩子一脸委屈、满眼含泪。这一看就是自己家孩子闯了祸。
白露见状厉声训斥小女儿:“赶快跟人家道歉!”
小女儿看着白露,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还边拿小拳头打白露,似乎委屈得不行。
自家娃惹事了,肯定得给别人一个交代。
教导道歉的她怎么倒成了孩子眼里的坏人,这让白露很是不解。她,做错了吗?

朋友李玉这时候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前阵子她出差坐高铁,看见一个小男孩踢前座座椅,前座乘客让他不要踢,小男孩妈妈见状赶忙斥责自己孩子:“不准踢!”小男孩听了非但没有停下,反而鼓气踢得更带劲了。
这时,孩子的爸爸替孩子向前座乘客道了歉,把孩子拉过来说了一番悄悄话。也是奇了!
小男孩立刻就安静了下来,最后还乖乖跟前座乘客道了歉。
白露听了这个故事,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后来听说那天聚会回去后,白露就和女儿左左“化敌为友”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孩子犯错怎么办?咱们来一起分析分析吧。

02
第一个故事中白露的小女儿为何打自己的妈妈?
是因为白露太凶了吗?其实不然。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白露一过来还没问事情缘由,就觉得是自己女儿的错,直接让自家孩子道歉。
孩子会怎么想呢?本来以为和自己一个阵营的妈妈,却突然“叛变”了,不仅责骂自己还让自己给其他人道歉,再也不要跟妈妈玩了。孩子心里没有对错,只有当下的委屈和难过,所以有了“打妈妈”的场景。

而白露为什么后来又恍然大悟,和女儿和好如初了呢?
是因为朋友李玉讲的故事吗?这回您猜对了!故事中的父亲遇到了与白露相似的事情,为什么他能处理得好呢?
因为他站在孩子的立场。当看到小男孩踢前座人的椅子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责骂他。而是把小男孩带到一边教导。
这种在孩子犯错时,语气平和、同孩子有身体接触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爸爸妈妈说的话。这样跟孩子讲道理,哪能不事半功倍呢!
看到这里想必您心中也有了答案。教育不“较真”,当孩子犯错时,不要立马去责骂孩子,而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当你与孩子站在“同一个阵营”时,孩子感受到您的理解与尊重,相比于“管”与“教”,孩子更乐于同您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