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绘记】系列的第③篇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怎能忘了西游?
1
看书的时候耳机里旋律总是随意播放着,也许不经意间哪一首会入耳倾心。
谁料冷不防被一声怒吼惊了一下,实在太违和。
“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我的名字叫做孙!悟!空!”
哦,是彭于晏,是齐天大圣,是《悟空传》。
之前电影即将上映的时候,预告片的内容太燃,但我怎么想都想不起来原著里还有俞飞鸿这号角色,虽然俞美人真的是极美。
于是强迫症重度患者表示,一定要在电影上映前重刷一遍原著,最好再刷一遍《西游日记》。
然后,就有了这么一条微博——
五百年沧海桑田,然而,我依旧读不懂悟空传...
在说悟空传之前,还是要先写写西游。
去年重读西游,只觉心凉。小时候稀里哗啦当小人书一样走马观花的翻过,发现某处情节是剧里没有的便新奇兴奋的像是发现了新世界。可只有当成年后真正静下心去读,才发觉一条修经取道的西游路,写尽了人性道尽了悲凉。
师徒之间本是离心离德,哪有同心协力一同向善?不过是他们需要教化,各自心中都有一番如意的经——凑巧有个共同的路罢了。
2
早先在花果山72妖王对猴子纳贡也是极尽尊崇,后来猴子闹天宫被派去当先锋挑战天兵天将生生当了炮灰,最后却得了一句“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骆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彼时我读到这里,字字堪堪惊心着实无法把这个无情的人和我印象中那个可爱的英雄联系到一起。
幼时看剧,道唐僧除了耳根子软之外也没有什么大碍。年长一些才意识到他其实才是那个最真实最令人敬佩的人。他就是凡常里的每一个人,善良却软弱,忠诚而轻信。只不过,他比我们都强大的是,他有一颗至诚坚韧的心。
你看他念紧箍咒时虽是把猴子疼的死去活来,但终究是面露不忍心疼这个陪他九死一生的徒儿。幼时看三打白骨精,每每看到唐僧逐孙悟空,总是气的恨不得去冲进电视里打唐僧一顿。可后来再看,悟空临走之前再三嘱咐,八戒沙僧百般恳求,就连那个讨厌的师父本人,也是犹豫挣扎最后终于是一咬牙一跺脚下定了决心,也像极了我们平日里的怂样。
可直到原著里,才知道电视剧美化的有多严重。师父是头也不回,师弟火上加油的怂恿,把英雄末路被委屈却无处发解无力回天的怨和悲演绎的肝肠寸断。
3
西游里的唐僧,哪是什么大慈大悲呢。他不过是个贪生怕死胆小怕事的怂货。
初出长安时,两个随从被妖怪直接生吞,后来遇见刘猎户,远远望见,唐僧吓得跪在路旁合掌高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他总是不要悟空杀生,并非是他一心向善,而是怕被连累吃了官司。
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三藏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做得白客,怎能脱身!好一个无情无义怕事自私的唐僧!好一个口口声声仁义道德连蚂蚁都不肯踩死的唐僧!至五庄观悟空击倒人参果树。镇元子要打他被悟空扛了下来,他却怪徒弟们连累了他,悟空吐槽又没打你,他说虽然没打,但是绑的身上疼。
悟空说他“法严量窄”,动不动就念紧箍咒,一遇事情就开始毫无主见的开始哭,比剧里的还惹人厌。
……
桩桩件件,看的我颇毁三观,这还是我记忆中那个不畏生死的唐僧么?是了是了,那个前生“非议佛法被贬下凡”的金蝉子,往生九世西行取经,直到第十世才如愿以偿,求取他曾经质疑不屑的真经,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他说佛要渡人。可最后使他安然渡过鸿毛都飘不起的流沙河时,乃是他之前九生的九颗头颅。
茫茫人海,只有自己能渡自己罢了。
唐僧渡了自己,却走上一条那个法力高强的金蝉子料也料不到的路。
灵山大雄宝殿,那个跪下受封的不是功德圆满终于得道归来的金蝉,只是凡人玄奘,只是旃檀功德佛。
也只有这时,才知道西游记是有多悲有多凉。
佛门三千,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猴头,天地间却永失一腔敢于齐天的热血。
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悟空踏上佛门,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他再也不能做以前那个热血自由自在的猴头。
“斗战胜佛”,可是你晓得佛有凶狠好斗的么?这名号本就是莫大的讽刺。
4
说了这些,还是再说回悟空传。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
玄奘和悟空这番关于梦想的话,在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相似的描述,却是不同的内在。悟空要的是自由,而玄奘这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在十多年前被多少人写成了签名,无非是那是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的雄心,对未来的憧憬,对自身的期盼。
悟空传写成于今何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在这个有趣的人生节点上,他创造了一组西天取经的人物群像——
大智若愚坚持理想的唐僧,深深掩藏感情与痛苦的猪八戒,迷失自我狂躁不安的沙僧,还有那只时狂时悲的精神分裂的猴子。
这恰好也是青年初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样子。大话西游关乎“爱情”,可悟空传有关“理想”和“活着”。从赞美爱情到悼念理想,这大抵也是回归现实的年轻人特有的模样吧。
5
这些年关于西游关于悟空一直被娱乐消费着。西游记本是有关人性的悲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西游,因而,任你解读总有不同模样。只不过可惜的是,最后呈现给大众的已经不再是情怀反而是圈钱。
联系早年的86版西游记,最深入人心的一幕便是“猪八戒背媳妇”,高俊兰的俏,孙悟空的精,猪八戒的痴,一览无余。翻原著时才发现这段原著是没有的。如此,方感念早年剧组的用心。
如今想想西游的众多衍生作品,倒不如还只是三十年荧屏上那个像素渣特效差但用心的让人挑不出错的西游。起码给人的是纯净的正能量。
也多想西游永远是央视屏幕上师徒五人和和谐谐齐心协力降妖除魔的故事,历经千难万阻九死一生方得真经普渡众生。
哪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解读。
要看正能量,就去看央视;要看假恶丑要看黑暗,就去翻原著去读你心中的西游。
本文首发公众号:冷画堂,打个小广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