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写了一辈子日记,他创作的素材大多来自于每日所记。我以为写日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天天写就好。
但是,我在简书日更。刚开始,我怀疑自己不能坚持,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21天过去后,我以为自己习惯了自律,一直写,不停下来,应该没问题了。
然而,当我坚持三百多天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写不出来的感觉。没素材吗?不是,就是感觉每天写的内容不新鲜,阅读者甚少,生活也平平淡淡,了无生机,好像心里被堵住一样,让人提不起神。特别是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因为如此忙忙碌碌,苛责自己,让自己夹缝在生活的石与石之间,哪来的夹缝的生命?
其实,人不能太累,当感觉腿脚无力,浑身疲惫之时,情绪就像被点击了一下,瞬间变得难以控制。情绪不佳,吃饭睡觉没有规律,工作也少了不少的激情,就连热爱的活动也有力不从心之感。
说心里话,前段时间,感觉生活很自律,工作运动从不会有冲突,打乒乓球给工作做储备,工作效率高,为了给运动省出时间。两者安排顺其自然,恰到好处。可是最近这两天,也没有啥大的改变,怎么会突然有了倦怠的情绪呢?
仔细分析,这几天正是要考试的前夕,学生们没记住多少知识点,更何况有些没有收获的学生反倒不以为然,弄得我自己反倒比学生还紧张,生怕学生考试太差而丢人,坏情绪已经成为了日更文的阻碍。
其实,日更挑战的是自己的不可能。写作就是为了修为自己的素养,让身边的琐碎的事情,不能影响到我的情绪。比如学生考试,学习成绩,还有老师的面子,别人的看法,这些通通都应该放下,不能出现在我的认知里,如今的自己必须活成看淡云卷云舒,不追逐功名利禄,更不能活在所谓的虚荣和空虚中。
回望来时路,有多少时间花在了莫须有的事上,有多少精力荒废在没必要的地方,有多少思想浪费在没意义的乱想上。前半生恍如昨梦,在余生很贵的时候,再也不能稀里糊涂,活在所谓的的追求,忙碌和梦想里,其实都是做梦的时光。
写作日更文,今晚,挑战了自我不可能的盲区,终于找到了浑浑噩噩的不知返的迷途的我。在进行了一番思想的洗礼,大脑深处忽然传递出想要蜕变自己的信号,时刻准备着,用行动迈开自己的双脚,不知为何,总觉得自己还在原点徘徊。
日更文挑战的不可能是,几百字,几千字,不仅仅是数量的递增,还要有质的飞跃,当写作水平提升的时候,也是我修为有了转机的时候。
这几天,不想写的幻觉,终于在今晚成为了真实,千字日更文挑战了不想写的不可能,此刻,我才知道,日更不光能自律,还能养心。
在日更挑战的路上,我要坚持写,不断更,因为停下来,一切都会归零,又得从头再来。与其如此反反复复,还不如咬定青山不改来时路,忍一忍,我会挺过去的。专心做一件事很难,但专心做下去,就不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