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势汹汹,轻则让人生一场疾病生不如死,重则会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更有甚者会导致一个朝代的更替。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经过17年浴血混战,先后迫降黄巾、争夺徐兖州、迎奉天子、剿灭吕布、决战袁绍、平定河北、北伐乌恒,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初步奠定统一中国北方的局面,形成威逼江南的战略态势。
建设十三年(208年)意气风华的大汉丞相,挟天子令诸侯曹操,亲自率领十五、六万大军(号称八十三万),攻新野、占襄阳、克樊城,过江陵,顺江东下,企图一举灭掉刘备、孙权,称霸全国。
此时的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荆州牧刘琮(刘表已死)投降曹操,经不起威逼利诱的荆州牧刘琮率领荆州军民投降于曹操,荆州的投降致使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完全暴露至曹军的铁蹄之下,于上演了一出长坂坡激战,致使刘备大败南逃。
在鲁肃与诸葛亮等人的撮合之下,最终迫使孙刘组建联军共同抗曹。
新投降于曹操的7、8万的荆州水军,本来曹操还想依靠他们去长江对抗孙刘联军,怎奈毫无战力一触即溃。曹军为北方人,惯于陆战不甚水战,此时曹军连续作战,已是人困马乏,再加上不适应江南水土,军中瘟疫横行,疫情致使军队战力大减。
作为著名军师家的曹操深知“疲惫之师战劳逸之师不利”的道理,但是曹操知道就算此时不利于己,就算减员3分之2,自己至少可战之兵还有5万,而孙刘联军一共5万,分散开来孙刘联军最多可战之兵只能有3万,再加上新投降的荆州水师,自己可战之兵至少12万。曹操再想到自己今年已五十有三感慨岁月无情,如果不发动此战来统一全国,怕此生难有机会。
为了克服北方人马不习水战的问题,他派人将大船全部用铁锁联系起来,以便于曹军人马在战船上奔袭如走平地。
于是针对于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情况,孙刘联军提出火攻战法,击败曹军。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这是中国历史上注明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此战失败有曹操自身的失误,也有孙刘联军战略得当所致。但是战争并非一战一地之得失,更多的时候,比拼的还是军实力。如果不是因为瘟疫在曹军中肆虐横行,即使赤壁一战短暂的失败,曹操如果能把剩余的生力军投入战场,此战胜负未可知也。所以说,预防疫情人人有责,不因小而掉以轻心,不以大而恐慌,科学防治,科学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