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天第一场讲座-田少煦

秋天第一场讲座-田少煦

作者: morn_soul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21:20 被阅读0次

    经历背景:

    2008年金秋十月,他主讲的《数字色彩》横空出世,入选年度“国家精品课程”;2018年初夏四月,他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深圳大学总共有两个入选万人计划),这也是深圳大学首次获此殊荣。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称他“潮流”、“前卫”。何谓之潮流,何又以为前卫?满头银发,年逾花甲的他———传播学院田少煦教授认为:兼收并蓄,谓之潮流;大胆革新,是为前卫。

    田父是解放前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生,更是徐悲鸿的入室弟子,在美术方面造诣颇深。在父亲的美术启蒙下,田少煦大约在三岁时便喜欢上了画画。幼时的他似乎对机械类事物有着无限的喜爱,“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轮船”和“一架在空中翱翔的飞机”便是田少煦第一次在纸上留下的“艺术痕迹”。

    1975年高中毕业后,田少煦下乡当了知青。虽然两年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但他并没有参加,而是选择在湘西自治州的一家民族商店做美工,平时画一些广告、做一些手工。正因为这段时间的浸润,田少煦对民间手工艺也有了更切身的理解,这也悄然为他今后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奠定了基础。

    1986年,田少煦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担任教职。但随着时日渐长,田少煦越发觉得自己的学识、学历仍有不足,考研的想法在他心中日渐强烈。1991年,田少煦的第一次考研因英语不过关而以失败告终,经过又一年的苦学,他终于顺利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

    在考研之前,田少煦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他比同期的青年研究生要果断许多,直接瞄准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这个他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因此,读研期间他在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早年下乡支农的经历在这时起了莫大的作用,尽管他是孤身一人,但他做起调查来得心应手。他用一根胳膊粗的楠竹当扁担,扁担两端挂着两个包,一个包里装着换洗的衣物,另一个则装着照相机和大捆胶卷。“那根楠竹又可以当打狗棍,你走进村里,狗认生会咬你的,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它来防身。”田少煦笑着回忆起那些年的经历,“那时候农村交通条件不好,坐的还是手扶拖拉机,非常地颠簸。”虽然条件艰难,但他干劲十足。就这样,他在西南一带走了足足两个月,涉足黔川滇三地,途经大小凉山、苍山洱海,还在中缅边境留下了足迹。 

    1995年,田少煦研究生即将毕业。机缘巧合下,他的简历投到了深圳大学,深大对于求职者有面试考核的要求。但当时他对深大并不了解,而且他已经通过了四川大学的面试,即将赴任,于是没有来深大面试。然而在毕业前夕,田少煦却收到了深大人事处的报到通知。原来,他在读研期间曾去重庆大学旁听了一学期计算机课程,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在当时的艺术设计界,接触计算机知识者寥寥无几。正是这种交叉学科的背景使深大决定对他破格录取,大力发展前沿事物的深圳市也正是需要这种复合型人才。在与好友商议后,田少煦最终选择了更具诱惑力的改革前沿城市———深圳,开始了他与深大的故事。

    自1995年来深大工作至今,田少煦先后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副教授、教授。后又着力于创建动画系并主持相关工作,待到动画系基本成熟而传播学院增设了新媒体专业时,田少煦又转至传播学院开始新的探索。“二十三年啦,是个老深大人了。”他感慨道。

    讲座笔记:

    媒介与艺术及设计的关系:科学与艺术同源,是一对不断丰富的范畴,人类在遥远的童年时代,就跟科学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石器的打制到磨制。人类掌握了最初的力学原理和形态美;自从旧石器时代西班牙古人以洞穴石壁为媒介,绘制了狩猎与原始巫术的“大壁画”之后,东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则以陶坯为媒介,用几何纹、人面鱼纹在彩陶上记录了她们的原始渔猎生活;蔡伦发明的纸张,使人类的文字和图像不再镌刻于甲骨、竹筒之上;小孔成像原理结合感光胶片,记录了18-20世纪人类文明的风雨沧桑,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人类表达思想和艺术的媒介有了质的飞跃。

    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2018年扩容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新文科宣言》,启动新文科建设,希望打破近一个世纪以来行程的学科隔离和分化僵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今年8月增设了“14交叉学科”门类。据说闻名全世界的MIT实验室,时任校长和尼葛洛庞帝的给它的定义是:“科学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就在于交叉领域”。因为问题越复杂,越需要打破学科界限,打破思维隔阂,才能有新的突破。

    今天的大学要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不同环境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术总会过时(如计算机软件和手绘),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自主更新只是,他们将受益终生。

    艺术学出身容易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视野,视野狭窄,思想落后,田教授的经历得到最大的收获对媒介有了新认识,传统课堂忽略生产力,忽略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今天计算机完全融入设计的血脉,计算机只懂0/1看似最简单最笨其实却最聪明。

    信息时代,不再适合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以后个人的学识水平,因为知识的储存已经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所取代,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利用海量的知识进行创新,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一个人学识水平的主要指标。

    人工智能将极大削弱中国教育的传统优势,阿里巴巴鹿班(让设计更美好)AI设计系统,在双11的时候1天完成4000万张图,10天搞定4亿张海报。 在CCTV1  综艺《机智过人》中最新的一期——人工智能设计师创作海报,上演了一场智能系统与人的较量,无意鹿班取胜。一秒内达到该专业本科毕业三五年后的设计水平,理论上本专业已经淘汰。

    西方图像学不大适合中国图像学,西方艺术多是叙事 ,而中国的艺术是表意表达情感表现现实,不是再现现实,文化有国界,而科技没有国界。

    教授邮箱:tshaoxu@126.com

    预告 MIT Meida Lab研究小组专业划分

    一个13岁学木匠,20岁以前没出过湘西大山,36岁考上研究生,39岁研究生毕业到深圳大学从教,迄今即将退休的老师用他儒雅的学者风采连续讲述了三个小时前沿精彩完美的讲座,突出了持续保持自我学习,跨学科学习,信息交融,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思维模式,老师说世界上99%的颜色主色调是灰色,而基本很少有人讲授怎么去发掘那99%的方法。

    决定一个人学术高低与出身无关,坚持自我学习,儒雅有趣的学者风采,在一个没有艺术学院的专业,零基础的文科学院,好的老师研究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中国所有大学的色彩课程作业都不如深圳大学三流学校作业好,

    当一个人30多岁的年龄+100岁的脑袋缺乏的便是这种思考能力,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到解决办法,即我所定义的全链条思维,木匠做水桶这道题让数学系学生无解,但是木匠可以通过动态观察做出水桶,同样对中国文化深层认识,潜在要素未被发掘,再变动不安和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信息冗余的时代,如何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显得更为重要。

    孟德斯鸠说: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而我这几年从不愿意去提起任何苦难,因为那似乎毫无意义。中年时,总是希望有可以仰望的人,因为树木向天空寻找孤寂,有梦想的人总不会太过放松,作为一个社会学生,过去的七天每天都去过学校,这种单纯的感觉更是时刻激励我应该奋勇前行,今天的装束是双肩包雨伞水杯运动鞋,同时行色匆匆,同学说我已经成了深圳人的标配。

    回家路上滴滴滴司机放着我也没听过的歌,听到几句歌词:因为梦,在我的心中,终有一天会变成彩虹,所以不怕风雨,不甘平庸,燃烧激情,照亮光荣,让全世界看到我的笑容。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而大师的一言一行仿佛夜深时校园里今晚的那一束光,点亮前行的光荣。

    多元视角 深夜里校园的一束光

    一稿:2020.9.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天第一场讲座-田少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fy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