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安娜·卡列尼娜》14

再读《安娜·卡列尼娜》14

作者: 宋林科律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7-26 19:34 被阅读0次

    第四部(一至五章)

    在喜马拉雅听了一遍之后,感觉这部小说到了最精彩的部分,但到底是不是这样,还得认真再看。听书和看书的结果似乎并不一样。听书对情感的体味更为真切,但没有看书的整体记忆似乎更为深刻。毕竟年近七旬,过目即忘,因而比年轻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看上三遍,写感想时仍需翻来覆去地看。

        托翁在第一章写卡列宁和安娜的生活现状。两个人虽同住在一座房子里,天天见面,但彼此完全像陌生人。伏伦斯基从不到卡列宁家来,有时会在别的地方同安娜见面,这一点卡列宁是知道的。

        在托翁笔下,这样的生活使三个人都很痛苦,三个人都希望这种局面能够早一点改变。但各自的期望却不一样。这种局面由安娜造成,因此她比谁都痛苦,之所以她能忍受这样的局面,是她不仅希望而且坚信这件事不久定会解决,一定会有一个结果。与当今世俗不同的是,那个被出轨的丈夫却不是最痛苦、最想一刀两断的人。卡列宁希望的是妻子的婚外恋情能早点结束,大家忘记这件事,他的名声也能保持清白。而伏伦斯基则是不由自主地服从安娜的意志,也希望能有什么办法一下子把一切苦恼解决掉,并且无需由他负责。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有点好笑,这那里是读后感,几乎把原文全抄了一遍的同时,还添盐加醋,甚至超过了原文。于是越发佩服托翁文笔的老到和精练,一个崇拜者竟没有能力来浓缩提炼出精华所在,因为他笔下流出来的这一段原本都是精华。

        倒是接下来的部分,可以概括为伏伦斯基负责接待一位来彼得堡游览的外国亲王,陪他参观当向导,安排各种活动的过程。托翁为什么要插入这一段情节呢?细读发现伏伦斯基实际上特别讨厌亲王,在这位亲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当亲王离开时他感到高兴,终于摆脱了这种不愉快的处境和这面讨厌的镜子。托翁应该是在多侧面地展示和丰富伏伦斯基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他。

          第二章是伏斯基回家后看到了安娜的来信,她不顾丈夫的禁令叫他到她家去,他觉得有点奇怪但还是决定去一下。去之前他做了个怪异的梦,而且迟到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在安娜家门口,碰巧见到了卡列宁。这或许是天意弄人,但也是托翁必需的安排。局面糟糕透顶了,想不出办法,也得碰撞出个办法。安娜已经忍不住了。

        第三章叙述安娜醋性发作,她想到分娩时可能死亡。还讲了自己的那个梦,竟与伏伦斯基做的梦惊人地相同。这到底是巧合呢,还是心有灵犀,反正都是托翁故意而为。这两个人还给醋意大发起了个“魔鬼”的称谓。当安娜醋性发作时,自然是魔鬼缠身,这不仅让伏伦斯基恐惧,也使他对她变得冷淡了。他们谈论她的丈夫,伏伦斯基无法理解卡列宁能够这么冷静地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甚至觉得卡列宁很痛苦。但安娜却不那么认为。她觉得丈夫很满足,不苦恼。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她忍不住模仿卡列宁的口气,嘲讽他不是男子汉,不是人,是块木头,“是一架做官的机器。”她甚至带着幸灾乐祸的神情望着伏伦斯基,把所想到丈夫其他可笑的地方伺机全说出来。还是优伦斯基引开了话题说到了她的事情,却让她感到自己的可怜和悲凄,联想到那个令她恐怖的梦,梦里遇见的那个乡下人说她要在生产中死去的场景。

        第四章叙述卡列宁面对妻子不顾体面,违反他的禁令在家中会见情人而大为生气,决定惩罚安娜。办法是提出离婚、夺走儿子。这让安娜感到吃惊。卡列宁在强行拿到妻子装有情人书信的文件夹之后与安娜的一番对话,可谓伤骨穿心,两个人毫无顾忌的争吵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是不带脏字的污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卡列宁始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安娜自然是辩论的输家。她只能喃喃地说,“我什么也不能改变。”而卡列宁提出离婚并带走儿子的主意坚定。

        第五章叙写卡列宁寻找著名律师帮助他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也许笔者也是律师的缘故,感觉托翁对他笔下的著名律师并不赞赏。他通过卡列宁的目光,看到这位律师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不仅是揽到一笔好生意的人的欣喜,而且还有胜利和快乐,还有如同他妻子眼睛里所看到的幸灾乐祸的光芒。”如果真是这样一个律师,他的眼里大概只有钱吧!至于下来两个人的交谈过程,要约和承诺,信任与忠诚已经显得无足轻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安娜·卡列尼娜》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gk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