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闺蜜或死党 = 不孤单?
加班完,回家的地铁上,忽然不想听那些课程了,想找个人闲聊。
脑海里冒出了几个人名,稍微迟疑,便找不到打搅的理由了。
索性翻一遍通讯录吧。
结果删了不少旅游时留得导游电话,翻完一遍后,插上耳机,点开音频课程。
一路走来,我没有闺蜜或死党。
以前会羡慕身边总念叨着闺蜜的人,觉得她们有了闺蜜,连幸福指数都比自己高了不少。
她们会说,上次我去闺蜜城市出差,我们挤一个被窝聊了一晚上,兴奋地睡不着。
她们会说,来,尝尝特产,这我闺蜜给寄的。
她们会说,上个月闺蜜婚礼,我还是觉得那个男生配不上我闺蜜。
......
......
我甚至在独处时反思,是不是我哪里出问题了?
还算开朗的性格,比较外向,对花草容易产生同理心,更别提对别人的痛苦了。
唔...但是从小到大,没有一直玩得好的同性朋友。
哦,倒是有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异性朋友,只是渐渐长大,便也不再轻易打搅。
经常是读书或工作换了地方,之前的关系便慢慢地淡了。
有时候听朋友抱怨最近包出去的红包不少,就开玩笑说:
你看我,朋友走一路丢一路,大家结婚生子都不联系我,对方也不用惦记着还人情,多好。
一直以来,我也是如此实践的。朋友通知有喜事了,去就带着礼金,不去也不会发托人或发红包。
礼金于我而言,和自己是一体的,人到了,心意就到了。人未到,钱到不算情。
我不希望自己将来得一直记得,谁在我结婚时随了多少礼金。
就是懒。这种方式,于我,简单利落,却也难免有自私、不愿付出的嫌疑。
02 我的故事
记得大学时,和几个舍友关系不错,我和A选修了同样的体育课。
体育老师是个女孩。一次上课,通知说考试项目里有长跑,大概是2km。
课上女孩子们一片“唉~”的声音
老师带着些情绪说,你们叹什么气啊,2km又不远,我读书那会,天天跑得比这远多了。你们天天跑,这就不是个事儿了。
那会的自己,不爱运动,要跑下2km还需要练习。但是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心下认同。
下课后,宿舍舍友一起吃饭。A吐槽体育老师,说老师有病。
我有些懵,愣愣地接了一句,“我觉得老师说得还挺有道理的呀”。
晚些时候,A突然很认真地跟我说,“我觉得你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我讪讪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直觉告诉我,A是指和体育老师有关的这件事,但是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啊。
可惜当时,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不敢维护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敢直接问对方,为什么这么说。
那会,可能是太过自卑,想讨好身边每个人,希望自己被大家接纳,所以不敢为自己发声。
自此,总会有意无意地因为某些事联想到那一句话。
“我觉得你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即到研究生快毕业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近7年,我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有一天听朋友聊到闺蜜时,再次想到这句话,忽然就释然了。
笑着跟朋友说,我一直没有闺蜜,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现在想想,一个人也挺好。
这才意识到,那句话给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此处可求心理阴影面积)
我终于意识到,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
而克服自卑,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起自信,架构起稳固的三观,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害怕冲突。
这样之后,我才算接纳了自我不完善的这一面。
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是不懈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