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德”是与生俱来,自然光明而不暗昧。当万物一体的仁德能正常显露,那时内心是处于没有被欲望驱使、被私利所蒙蔽的。
待到被欲望所驱使、被私利所蒙蔽、利害产生了冲突、愤怒溢于言表时,就会损物害人、无所不用其极。
这时,内心本具的“万物一体仁德”就彻底被遮蔽了。一旦有了私欲的障蔽,即使是“大人”的心,也会像“小人”之心那样被分隔,从而变得狭隘、卑陋。
致力于“大人”学养,也只是做祛除私欲的障蔽、彰显光明的德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仁德。
“明德至善”,凡轻重厚薄,据实而动,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形式,却是人的规矩与物的法度的最终裁断,若有设计筹划、增益减损,也是出于私心的意念。
用自己掺杂私欲的智慧从外面去揣摩测度,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
止于至善,说的就是按良知的指引做事,至善就在自己心中,没有支离决裂、错杂纷纭的困扰,就能始终处于安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