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文仁 石芳 | 肃州老曲子的传承发展及基本特点的初步考察

王文仁 石芳 | 肃州老曲子的传承发展及基本特点的初步考察

作者: 乐音的田野 | 来源:发表于2023-04-02 14:15 被阅读0次

    肃州老曲子在古时称“念曲子”。肃州老曲子因甘肃酒泉古称“肃州”而得名。其在清康熙年间,至中华民国达到鼎盛时期。发展至“文革”时期遭禁唱,从此一蹶不振,至今仍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肃州老曲子自形成至清乾隆时期,一直保留着说唱曲艺的特征,并与河西民间小戏结伴而行。当发展至嘉庆年间,又融合了河西民间小戏的表演特点,显现出民间小戏的特征——说白、唱曲、表演于一体。至光绪年间,其小曲戏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在不同时期,肃州老曲子在传承发展经历了“曲唱”“说唱”“演唱”等阶段。

    一、肃州老曲子

    老曲子又称“坐唱曲子”“曲子弹唱”,属民间曲艺的一个曲种。老曲子流行于河西走廊全境,形成的确切年代无史可考。其在河西民间的俗称较多,酒泉称“肃州老曲子”,张掖称“甘州小曲子”,金昌称“金昌俗曲子”,武威称“凉州曲子”“凉州老曲子”,民勤也称“镇番小曲”“老曲子”或“老调”。老曲子的每一种俗称都有其相对的文化内涵,如“肃州老曲子”旧时称念曲子,以区别于“唱民歌”。“甘州小曲子”“金昌俗曲子”的称谓是为了区别于“民间歌曲”。“凉州曲子”强调其不同于“凉州贤孝”“武威民歌”。“镇番小曲”“老曲子”“老调”是为了区别于流行在民勤一带的内蒙古“西调”和陕西“眉户调”。

    老曲子与小曲戏(或称民间小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结伴而行、若即若离发展至今,以至于现在的许多人将它们视为“同一”。事实上“老曲子”“小曲子”“俗曲子”“老调”等的称谓,就是为了将其与小曲戏区别开来。通俗地讲,老曲子在其形成、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是以“说唱故事”“自弹自唱”“只唱不演”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说唱曲艺。小曲戏则是由乐队伴奏,一人或多人分行当角色“既唱又说也演”的民间小戏。当老曲子和小曲戏发展至某个特定的时期时,在曲牌运用和表演形式方面相互借鉴,同名同曲、同名异曲、异名异曲者皆有,说、唱、演并存。音乐体制各有侧重,老曲子多采用单曲体演唱,很少采用曲牌连缀体式,而小曲戏则主要以曲牌连缀体式表演。

    肃州老曲子旧称“念曲子”,因甘肃酒泉古称“肃州”而得名。流布于酒泉、安西、玉门、敦煌、金塔、肃北及嘉峪关市。起初流行何地则冠以该地的地名,如沙洲(敦煌)老曲子、瓜州(安西)老曲子、玉门老曲子、金塔老曲子、肃州(酒泉)老曲子等,直到中华民国十年(1921)冬季,才有酒泉县商会所辖的文艺协会根据这一演唱形式的流行地域、曲目唱腔和语言特色,定名为“肃州老曲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文艺工作者也称“酒泉老曲子”,但至今人们普遍认同“肃州老曲子”这一称谓。

    二、清时期肃州老曲子的形成及特点

    关于肃州老曲子的形成年代无明确的文字记载,笔者的调查只能根据当地老艺人及文艺爱好者的片言只语,以及《中国曲艺集成·甘肃卷》的有关记述梳理其发展、演变的大致脉络。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敦煌卫、安西县等地的驻军兵营内,常有随军艺人闲暇时在敦煌、安西、酒泉、嘉峪关一带演唱曲子,当时叫做“念曲子”,其中杨富知、杨福科二人最有影响,他们以三弦伴奏,演唱曲目《十杯酒》《月影花台》等。后来敦煌卫的民间艺人刘中三、李碧清等人在原来只用三弦伴奏的基础上,加进了板胡、二胡、小唢呐、水梆子等乐器,演唱《百将图》《当皮袄》等曲目,并将“念曲子”改称为“沙洲老曲子”。

    雍正年间(1723—1735),安西艺人许建庆、葛娃子等人在春节、中秋节时常演唱《百将图》《害相思》等曲目,他们的演唱被称为“瓜州曲子”。同时期酒泉艺人魏振武、魏振祥等人在嘉峪关、酒泉等城镇弹唱《拉骆驼》《秋姐儿怀胎》等曲目。由于他们演唱的曲目贴近生活、风趣幽默,唱腔多采用本地流行的曲牌曲调[耍孩儿][浪淘沙][五更鸟][苦五更]等,很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作正宗的“肃州老曲子”。

    乾隆二十六年(1761),敦煌撤卫改县,当地驻军统领挑选了军中能歌善舞的士卒,又从酒泉、安西、敦煌等地请来会演唱老曲子的艺人,组建了营武老曲子班,专门演唱《大赐福》《闹书馆》等曲目。

    光绪十二年(1886),敦煌艺人傅宝元、王麻子等六人接管营武班,改名六合班,活动于敦煌、安西、酒泉等地的城乡之间,演唱《月影花台》《十不该》《大赐福》等诸多曲目,所用的曲牌有[太平年][闹元宵][秧歌调]等。同一时期,酒泉县的艺人魏爷、海娃子等人受六合班的影响,也组建了老曲子班社,编唱了《拉骆驼》《磨豆腐》等曲目,轰动一时。

    肃州老曲子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已在肃州、甘州等地传承发展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其间经历了从“念曲子”到“沙洲老曲子”“瓜州曲子”再到“肃州老曲子”等称谓的变化,这些称谓变化反映了肃州老曲子在其传承过程中的发展创新历程。下文将其与河西走廊流传的民间曲艺——河西宝卷加以比较,说明其基本特征;与河西民间小戏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民勤小曲戏加以比较,梳理其发展的脉络及特点的演变。

    清时期的肃州,已普遍流行“念宝卷”。“宝卷”指河西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的底本,“念念唱唱”“唱唱说说”为其主要表现形式。肃州老曲子最初的“念曲子”与“念宝卷”在形式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念曲子”应该为“念唱曲子”“说唱曲子”。“说唱”是曲艺艺术最重要的特征,肃州老曲子所用[耍孩儿][浪淘沙][五点点红][哭五更][太平年]等曲牌,在肃州老曲子没有形成之前,已在河西宝卷中已广泛运用,在河西各地传唱了百年之久。民间曲艺不同曲种之间相互借鉴、共用曲牌的现象极为常见,从河西宝卷与肃州老曲子同名曲牌的音乐特点方面看,肃州老曲子在曲牌运用方面,继承、发展了河西宝卷曲牌。

    清时期的肃州,老曲子和小曲戏结伴而行,互鉴融合。康熙九年(1670),民勤小曲戏表演中已增加了曲胡、二胡、三弦、琵琶、竹笛、唢呐等乐器为之伴奏。而肃州老曲子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时,仍然保留着“三弦伴奏,自弹自唱”的曲艺演唱形式。乾隆时期(1736-1799),民勤小曲戏已经从形成之初(约明成化六年至弘治二年期间〈1470—1489>)“三弦伴奏、自弹自唱”的“独角戏”发展成为乐班伴奏,集“独角戏”“二小戏”“三小戏”“多角戏”为一体的民间小戏,受到了河西各地民众的普遍欢迎,至同治末年(1875)民勤小曲戏戏班已达数十个。而肃州老曲子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才尝试着在始建的营武老曲子班中“转型”,试图借鉴民间小戏的表演形式,向民间小戏靠近。正当肃州老曲子的发展遭遇迷茫的时候,同治二年(1863)前后,安西红柳园艺人陈友生组建专职演唱民勤小曲戏戏班蓉尤堂,演唱《大赐福》《走亲家》等传统剧目,戏班的表演受到了甘州、肃州、凉州民众的一致好评,陈友生也因此得名于河西各州。最终营武班在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转型发展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改名六合班,将老曲子的曲牌曲调相互连缀,并借鉴小曲戏的表演形式成功上演《大赐福》《走亲家》等传统曲目(剧目),转型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从表演形式上看,肃州老曲子在康熙年间形成了具有河西民间曲艺“说唱相间”“自表自唱”的特点,而没有受到同时期已在河西地区流传的民勤小曲戏“多人多角”“做、唱、说”为一体表演的民间小戏的影响。说明肃州老曲子形成之初,具有鲜明的河西民间说唱曲艺的特点。

    从内容题材上看,肃州老曲子以讲唱生活故事为主,曲目短小,不同于河西宝卷以讲唱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长篇故事为主的特点,其与河西民间小戏以演唱社会生活、爱情婚姻等故事为主的“折子戏”特点却相似。说明肃州老曲子的形成也受到河西民间小戏的启发,并借鉴了河西民间小戏的内容题材。

    从曲牌的运用情况看,康熙年间肃州老曲子运用的曲牌与河西宝卷曲牌基本相同;当其发展至光绪年间时,出现了运用民歌、秧歌戏曲牌[太平年][闹元宵][秧歌调]等的情况。而在康熙年间,上述民歌曲牌在河西民间小戏中已广为流传。说明肃州老曲子在曲牌曲调运用方面已受到河西民间小戏很大的影响。

    从乐器运用及班社组建情况看,肃州老曲子形成不久便在“只用三弦伴奏的基础上,加进了板胡、二胡、唢呐、水梆子等乐器。”而用这样的乐队编制来伴奏的形式,在当时的河西民间小戏中已普遍采用。肃州老曲子发展至乾隆年间,开始组建班社,与河西民间小戏戏班竞相表演。说明“乐班伴奏”“多角表演”的形式更受当地民众的欢迎,由此肃州老曲子便借鉴了民间小戏的表现方式,采用了“乐队伴奏”“多人说唱”“多角表演”的形式进行表演,带有较为浓厚的民间小戏色彩。

    从演唱曲目上看,肃州老曲子发展至光绪年间,主要演唱《大赐福》《走亲家》《害相思》等曲目,而这些曲目在光绪年间已是河西民间小戏中广为流传的剧目。说明肃州老曲子在发展到清代中后期,民间小戏的特征非常明显。

    三、中华民国时期肃州老曲子的发展及特点

    中华民国时期,肃州老曲子的演唱十分活跃。酒泉艺人谭洪章、王甜丕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组建肃州堡老曲子班,经常在肃州堡、嘉峪关、金塔及内蒙古一带演出,演唱的主要曲目有《杀狗》《教子》《闹书馆》等。民国十年,酒泉总寨镇双闸村艺人魏德佑、王佐庭等人组建了魏德佑老曲子班,主要活动于总寨、银达、酒泉、嘉峪关等地,演唱的曲目有《丁郎刻母》《船景儿》等。之后,由敦煌县灵台铺老曲子艺人付邦孝任班主,吸收大柳(西安人,外号细叶柳)、冯思大、冯青等人组建了灵台堡老曲子班,在敦煌、安西一带演出,他们主要演唱《李彦贵卖水》《下四川》《教子》等。民国十年冬天,酒泉商会文艺协会召集各地艺人在总寨镇集会,经商讨将这种主要流行在肃州一带,集民间说唱曲艺与民间小曲戏特点为一体的曲种定名为“肃州老曲子”。之后,又有酒泉县艺人换柱子组建换柱子老曲子班,吸收赵吉德(艺名东牛)、王登文(艺名西牛)、郭玉、黄银匠等人,其中赵吉德、王登文二人的演唱还得到了观众“二牛上台、观众发呆”的赞誉。换柱子老曲子班常在肃州一带演唱《梅降雪》《阴功传》《刺目劝学》《二呱子吆车》等曲目。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酒泉艺人周进禄组建周进禄老曲子班,活动于酒泉、嘉峪关、玉门及新疆的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演唱《闹书馆》《老换少》等曲目。据艺人们讲,上面所提及的肃州老曲子班社,仅是在当地有影响的演出组织,事实上当时酒泉地区各县、乡及村社均组建过老曲子班社,不计其数。

    随着肃州老曲子在各地的频繁演出,引起了当地许多文人名士的关注。敦煌名医白文清与吕钟、任千宜、王权五、张立堂等当地学者、名士编写了许多新唱词供艺人们演唱,如《雨中骑驼》《鸣沙月泉》《楼兰渔歌》《雄关铁戈唤忠魂》《大漠小人家》等曲目都出自他们笔下。这些曲目大都是表现当地风土人情,反映当地人民现实生活的作品,很受演唱艺人和群众的欢迎。民国三十四年(1945)白文卿针对在酒泉等地演唱老曲子的艺人逐年老化,表演形式陈旧的现象,随即与敦煌名士李清、王彬文等人商议,提出了“立本生枝”的构想。他们又分头串联了王寅卿、张显、曹祥等好友,大家慷慨解囊,共筹集小麦二百四十旦,银圆三百块,招收二十五名年轻学员,办起了赛光学社。这个学社由白文卿任社长,邀请老艺人教授肃州老曲子及敦煌地方民歌小调,并时常观摩其它戏班子的演出,在此期间,白文卿等人还创作了《鸣沙山小调》《苏武山》《酒泉八景》等曲目,揉进了[落红院][浪淘沙][割韭菜]等曲牌,作为教材供学员们演唱。半年后,这批学员开始配合老艺人们到处演唱,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

    从民国时期酒泉地区老曲子班社组建的盛况及老曲子内容涉及的题材之广,足见其在当地的影响力之大和民众喜爱程度之高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相比的。说明肃州老曲子在民国时已达到鼎盛期。

    据调查所得民间资料、艺人口述及其它文献说明,民国时期肃州老曲子演出的剧目共计59个,其中创作曲目有《楼兰渔歌》《鸣沙月泉》《昭君情》等35个,约占59.3%,这部分曲目在河西其它地区以及河西民间小戏中基本不见,属肃州老曲子独有。传统曲目有《刺目劝学》《打懒婆》《二呱子吆车》等24个,约占40.8%,这部分曲目却也是民勤小曲戏、凉州半台戏、永昌眉胡戏等河西民间戏班主要上演的剧目,其中《二呱子吆车》《苏武山》等曲目为民勤小曲戏独创,在全省也很有名;《打懒婆》《观灯》等为凉州半台戏、河西各地眉户戏名段。

    由此可以说明,民国时期肃州老曲子通过吸收河西民间小戏内容题材、表演形式、曲牌曲调等营养成分,进入了以创作促发展的新阶段,以至于普通民众很难说清楚肃州老曲子的表演形式是“唱曲”还是“演戏”。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肃州老曲子的发展及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德佑老曲子班、六合班、周进路老曲子班、灵台堡老曲子班、以及大部分艺人经过当地人民政府的培训,又相继编唱了《梁山伯》《孟姜女》《绣香袋》等曲目。魏德佑等人,在酒泉县文化馆、敦煌县文化馆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陆续举办了七期“肃州老曲子培训班”,培养学员69人,扩大了肃州老曲子的影响,肃州老曲子班由民间自发组织走向了政府统筹组织。

    “文化大革命”时期,肃州老曲子班被迫解散,民间艺人的演唱活动随之中断,肃州老曲子从此一蹶不振。

    20世纪80年代初,酒泉县文化馆的郭仪、张玉来等人,又相继创作了现代题材的曲目《新夫妇护伤员》《半杯茶》《陈大伯改姓》等。至80年代末,酒泉各地仅有为数不多的老艺人,聚集在当地文化馆(站)、群艺馆、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的娱乐活动室自娱自乐地演唱肃州老曲子。

    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民间艺术传承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肃州老曲子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每当清晨或傍晚,会看到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地的中老年人自发聚集在广场、街道、小区的树荫下,有唱者、有跳者,有拉者、有弹者,还有许多观者,民众自娱自乐形式的肃州老曲子、酒泉民歌演唱活动十分活跃。

    肃州老曲子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其内容与形式依然保留着以前的风格特点,戏班的演唱活动开始由民间自发组织向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组织的形式有序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肃州老曲子演唱活动得以重新恢复,但因老艺人纷纷离世、曲目底本基本被销毁或已散失等原因,加之受现代媒体、新文艺形式的冲击,肃州老曲子已不见以戏班为组织的演出活动,至今所能见到、听到的也只是由中老年人演唱的肃州老曲子的支曲或选段。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位不愿说其名的张姓老人道出了肃州老曲子的现状及特点:“最早,肃州老曲子的形式是“只唱不演”,后来是‘既唱又演’,现在又回到了‘只唱不演’的表现形式,即使是‘演’,也只是走一走秧歌‘十字步’。现在地摊上唱的老曲子曲调已经不多了,大多是民歌小调,即使演唱的是老曲子,也是一个一个地单个唱,以前可是一曲接一曲地连起来唱的。”这一说法与我们走访的文艺工作者和一些中老年人的观点是一致的。现今,一些上了年纪的民众将流传在酒泉、嘉峪关、敦煌一带的传统曲牌[五更调][浪淘沙][耍孩儿][太平年][大红袍]之曲调称为肃州老曲子,普通民众也将当地广为传唱的酒泉民间歌曲也称之为“肃州老曲子”。

    河西民间曲艺—肃州老曲子自康熙年间至“文革”时期,其与河西民间小戏融合发展,结伴而行,传承发展了300多年时间,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衰落的不同命运。而从20世纪70年代恢复其演唱至今,却不见昔日的辉煌,仍散见于民间,甚至有消亡的迹象。如今,甘肃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而河西走廊被甘肃省确定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必将是重要内容之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肃州老曲子等河西民间艺术便成为当务之急。微信搜“乐音的田野”浏览更多文章

                         微信搜索公众号“乐音的田野”了解河西走廊特色乐舞文化

    【作者王文仁: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第四届甘肃音乐黄钟奖获得者;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西曲艺研究,现主持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背景下的河西古代音乐史及研究;主持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西曲艺传承创新基地;出版《张掖地区民族音乐志》等三部著作,在《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国民族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作者石芳:硕士研究生,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口述史研究会会员;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级、地厅级项目多项;获国家部委、地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文仁 石芳 | 肃州老曲子的传承发展及基本特点的初步考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lr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