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菜根谭》,特别喜欢的一段话用大白话来说是:
人的生命,就好像大粮仓里的一粒米那般渺小,像耀眼的一道闪光那般短暂,像悬崖边上的朽木那般脆弱,像波涛汹涌大海里的波涛那般飘浮不定。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怎么能不悲哀?又怎么会不喜悦呢?……
人生真的是又渺小,又短暂,又脆弱,还飘浮不定。
不知道每一个人是不是都会经历相似的心路历程,到了一定年龄,一些意识和想法就会像春天的绿芽一样冒出来。
比如这一两年,我就会时不时地想到衰老和死亡,想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会常常意识到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此后余生最年轻美好的时刻,也会清楚与孩子朝夕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少,更会明白父母年事已高,有些离别离自己亦非很远,甚至有时候会想,自己会如何与这个世界作别?
因着这些客观又清醒的认知,心中会频繁地涌现出细腻和柔软地感情。更珍惜孩子还愿意在自己耳边叽叽喳喳的时光,再忙再累也愿意温柔以待。更珍惜有妈疼爱的日子,对老母亲的唠叨、固执和依赖温柔以待。也更珍惜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婚姻。
因着这些客观又清醒的认知,也常常会突如其来的伤感。有时候会因为一朵花、一颗树、一则新闻、一个故事感到突如其来的悲伤。前两天读帮主的《〈吴哥之美〉:吴哥窟,跟随蒋勋老师去读一部佛经》时就被一股淡淡地愁绪包裹着,眼眶湿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不知道。
难道是人间清醒后遗症?
不管了,今天周五,做一只周末快乐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