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越长大活得越明白,那么幺妹我就是个特例。
小时候不理解“哭嫁”,如今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坟头蹦迪”的存在。
这充满都市气息的时尚舞步,老祖宗看了不知道会不会误以为是在跳大神?
同样令我不解的,还有“哭丧人”这一听起来像是灵异小说的冷门职业。
1
来自郫县村里的陈继英,是个职业哭丧人。
一年有320天,她都在陌生人的葬礼上,用自己的哭声和情绪带着“正主们”哭。
哭丧是中国殡葬传承2000余年的习俗,而现在为了能保持葬礼上的“氛围”,哭丧人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据郫县殡葬公司老板透露,哭丧的业内价格是40分钟830元。
这个价格相较陈继英第一次哭丧的报酬——5块钱外加一顿饭——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她看来,她的工作虽是为了赚钱养家,但她内心确实会很难过。
接到工作后,她会在丧礼开始两小时前到达,了解死者的生平事迹。
哭丧人,在年轻人眼里,是个难为情的工作,而在老一辈看来,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他们甚至会称哭丧人为“老师”。
重庆颇负盛名的哭丧人毛丁丁,就享受过“开奔驰来接,600英里送到山西”的待遇。
陈继英拿捏不准30年后是否还会有这一职业,但她22岁的女儿已加入了哭丧人行列。
2
哭丧人,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远在非洲西部的加纳,职业哭丧养活了一些寡妇。
Ami Dokli是加纳某一职业哭丧团的大姐大,团队成员全是失去了丈夫的女性。
她说现在越来越多人在葬礼上哭不出来,这时候她们就派上了用场。
加纳这个国家对葬礼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婚礼,普通葬礼的花销一般在1.5万—2万美元,请多少个哭丧人完全视葬礼规模而定。
在加纳,哭丧人显得更会玩花样,单单是在哭的方式上,她们就显得很定制化:普通哭、摇晃着哭、打滚大哭、情绪失控式恸哭、边哭边吐、花栗鼠式哭泣……
不同的方式,收费也不同。
如上图所示,普通哭约279元、打滚大哭约419元、边哭边骂约558元、哭着威胁要跳进坟墓约698元……
这些收费项目,为什么有种看国内电视剧的感觉?
3
即便是在以绅士风格著称的英国,也没能阻止职业哭丧人的出现。
更确切的说,是职业送葬者。
因为和中国、加纳的同行不一样,他们提供的服务很少涉及哭嚎,他们更多的是伪装成死者的熟人出席葬礼。
欧文·沃恩,一名身在伦敦的职业送葬者指出,人们雇佣他们的原因各种各样,有可能是担心葬礼出席率太低,也有可能是想让死者看起来生前很受欢迎。
这意味着他必须足够以假乱真,不能让葬礼上的其他人揭穿他的假身份。
比如有一次他特意去学了射箭,因为他的角色是已故射箭教练的学生。
此外鉴于死者信仰的不同,他还必须让自己看起来和对方信仰一致,比如基督徒、犹太教徒、穆斯林,甚至是佛教徒。
也正是因为难度大,这才让他们的报酬达时薪45英镑(约395元)。
4
看完这3个例子,肯定有人会斥责“胡闹”“道德沦丧”。
而幺妹看到的,更多的是生者为了维护死者最后的体面,所做出的努力。
正如加纳那些失去丈夫的职业哭丧人所说,每个人都值得一个体面的告别。
在中国,以前人丁兴旺的家庭已变成现在的三口之家,而叔叔、舅舅、姑姑、表哥等称呼正在淡出某些孩子的生活。
将来的葬礼是怎样的场面,几乎可以想象一二。
职业哭丧人可能是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释放自己真实感情的辅助工具,同时也让自己相信,死者走得并不那么孤单。
何况别说哭丧,单单是距离你上一次发自内心的哭,又过去多久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