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起初还是觉得,好不容易进去大学了,应该好好学习。我的大学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现在的它也就只是继承了名字,非211,非985,作为一个曾经有名的大学,实在是让人叹息。作为其中一名学子,也是可以切身体会它的无奈,你们见过多少淮河以北地区的宿舍没有暖气的么……学校的教学还是可以的吧,但是我开始发现自己是一个有人监督才会学的好的存在,大学的宽松环境,让从高考压力下适当的我失去了大部分的自制力,于是逃课、通宵、沉醉于电子世界,以至于各种挂科,最后,我的4+1年大学,换回来的是一张结业证。
最终,现实还是过来把我掀翻在地,在爬起来之前,我需要好好总结,并规划好下面的道路。
在从学校出来的去年,为了做一份工作,也为了回避家长的唠叨,我去了一家网店做包装工作。每天4小时,无节假日,每月1200,这在我的家乡这种三线城市都不到的地方算起是不错吧,我就这样过了一年的时间,期间工作外,我也只是“无所事事”。在确定没什么可能再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我决定不能再这样了,必须给自己施加压力。在比较天真的跑去上海“面试”后,我决定参加培训。
我大学的专业是网络工程,虽说名字里面有网络二字,但是课程确实偏向软件,真正切合专业名称的,只有一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而且没有什么太多的深度。但是我自己还是向往程序开发,尽管我的程序课程几乎全体挂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我想要做游戏。
我喜欢游戏,没有电脑的小时候,我都是自己和自己做游戏玩,一个人做些各种幻想,而电子游戏,也可以实现这种幻想。在可以大玩游戏的大学时代,我渐渐感受到了国内游戏环境的不尽人意。对游戏和玩家的偏见与歧视;游戏厂商为了利益的浮躁;玩家们自己令人堪忧的素质……这一切让我很是失望而无可奈何。
游戏玩的多了,也开始对现在的游戏不满足。一些游戏性非常高的游戏,要么是有历史的老游戏,无法激起现在的人们去玩,要么是“小作品”,让人觉得不够高大上,而那些看起来很好的游戏,游戏性平平,或者总是有着各种这样令人失望的地方。当然,没有完美的游戏,但是这始终都是有些完美主义倾向的我的心结,更不要说拿着国产游戏……
于是,我向往游戏制作,但是我现在什么都不会,不会编程、没有美术功底、搞不来音乐、所谓的创意也仅仅存在于大脑,为了游戏制作的目标,我需要学会一个技能,于是,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上一篇我说过,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更别说写作,但是我如果要做游戏,我必须要有把想法化为文字的一天,所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每天写点什么,这就是我在这里写出这些文字最直接的原因。
由于实在不喜欢记日记,我选择做读书笔记,刚好今天——2015年11月18日——我拿到了网购的《沉思录》,从下一篇开始,我会记下阅读《沉思录》的一些思考,就算不会有什么人看,还是要说,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