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开拓的终结者。开拓了什么?又终结了什么?
上周日,10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第二期讲座的第十讲,《西游记》下,我们从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西游来到小说《西游记》。
释尊佛典作 者
小说《西游记》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创作而成,成书于明朝中晚期,曾署名作者是“华阳洞天主人”,在明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长春真人丘处机写的。
1920年代出版了第一批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1949年后所有《西游记》都遵从了鲁迅和胡适的结论,全部署名为吴承恩。
吴承恩究竟是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呢?在学术界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主 题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概括清人对《西游记》的看法,“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
《西游记》借神魔世界反观人间,在谐趣中暗喻讽刺。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比如:用车迟国王和比丘国王宠幸道士、祈雨炼丹、吃小儿心肝的故事,影射嘉靖宠幸邵元节和陶仲文、贪淫纵欲妄求长生;用大闹天宫的故事比附明代正统、成化和正德年间的农民起义。
科技与艺术赵老师说,人生最要读懂的是《西游记》,它值得用一生的实践去体悟。
少年时读《西游记》就觉着惊险、刺激、好玩、过瘾;中年再读,更能体会个中滋味,比如,读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吃铁丸喝铜汁,禁不住潸然泪下。
哪些情节触动到你呢?
《西游记》虚构神魔世界、解构宗教意识,佛家事、道家功、儒家法,三家合一,贯穿其中。
《西游记》塑造了众多的神话形象,填补了中国神话文学的空白。
小 说 人 物
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玉皇大帝还是太上老君?如来还是观音?
你喜欢谁?美猴王还是白龙马?
你对谁爱恨有加?猪八戒还是沙和尚?
唐僧的哪些性格特点是你赞叹不已的?
斗战胜佛 净坛使者 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旃檀功德佛讲 座 花絮
赵老师讲到佛教的有关知识:大乘和小乘、经律论三藏、南禅慧能与北禅神秀的顿渐之悟、观(世)音的形象变化、佛界的四大部洲四大天王四大名山。
与作者吴承恩借神魔小说讽喻社会现实相比,赵老师讲到李敖的博学和直率,前者可以广泛流传但需读者用心揣摩领悟,后者则易遭误解。赵老师说自己想写一部小说,反映社会状况并说明自己的用意,取两者中。
赵老师还讲到《西游记》与《鲁宾逊漂流记》中所反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为,看重天地人和,西方文化倾向征服自然。
赵老师讲到(西游记)的孙悟空与白龙马代表成语心猿意马,赵老师还由心猿意马讲到我们现在的选择焦虑症。
赵老师还讲到孙悟空紧箍咒对我们当下的启发:底线很重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赵老师还讲到很多……
讲座像微雕,要仔细品察;像压缩饼干,要慢慢回味消化。
我回放的是我听到的部分。
你听到的最有感触的部分,欢迎来分享交流。
感 叹
有朋友感慨,听了赵老师讲《西游记》,知道的是多了一些,同时也发现还有更多的不知道。
一部《西游记》包含了中国的神话传说、明朝的社会现实、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人性的认识和磨练,等等,不能不说是博大精深。真的是要用一生的实践去读懂和体悟。
解读《西游记》的角度有很多,正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唐僧(孙悟空),赵老师给出的是他的观点,引发了你的好奇心了吗?
你可以去探索去发现,也欢迎你来讨论,来分享。
温馨提示:
本周日,10月28日是讲座的间隔周,我们的国学讲座休息。
下周日,11月4日,讲座第十一讲《水浒传---义在江湖》,欢迎光临,欢迎传播!
欢迎你!感谢你读完上面的文字,秋冬交替时节,祝你健康安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