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会因为孩子在自己睡觉时吵闹责骂孩子。与其说事后懊悔,下次一定忍住。可以先了解消极情绪的意义再进一步改善。
作为家长:
孩子,他可能还没意识到问题,或者仅仅想获得爸爸妈妈的关注。
所以大人本能的发火,是事先没有意识到除了发火也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认识情绪,给自己一个缓冲,描述孩子的行为,和不良影响。
“爸爸在睡觉,你在旁边玩,就算正常声音也会吵到爸爸,爸爸睡不好会影响工作,你这样也很不礼貌!你能否出去外面玩,还如果你有事和爸爸说,等爸爸起床了我们聊聊怎么样?”说这句话要正式有一定的音量,通过这句话也给孩子一个信号“等一会再找爸爸”“我也许该停一会”这样家长的情绪就得到了控制,没有“影响”孩子。
对于孩子发脾气:
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懂得情绪没有好与坏,意识到哪些事引起了情绪,除了发脾气还有更好的方法处理。
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
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孩子有点情绪,可能会发作时,如果他不需要帮助,我们可以找个借口躲开,他自己很快就没事了。
当他真的发作起来时,再回来。有时啥也不说,摸摸头给他擦眼泪。
如果我自己也生气,或者他拒绝我接近,那就捧本书待在旁边。如果是他特别不讲理的事情,我就义正言辞地说几句。
这种慷慨陈词也有用,能帮他看清自己行为的后果,看到引起的反应,当他自觉理亏时,理智就开始恢复,就战胜了情绪。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自己能保持中性态度,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平复情绪。
有很多情况,孩子是被家长的坏情绪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所以情绪是可以正面面对的,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清醒,方法得当可以帮助孩子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