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沙拉的《特别狠心特别爱》三本教育书籍都讲完了,感觉有点依依不舍。
这套书讲了半个多月,给我带来巨大改变,让我更坚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清晰的边界,和孩子关系也越来好,育儿路上越来越轻松。
01
犹太人仅占世界人口的0.2%-0.3%,但是掌握了世界上60%的财富,操纵着世界经济命脉的犹太人却不计其数,比如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哈默等企业巨擘;索罗斯、巴菲特、格林斯潘等金融大鳄;美国大学中有20%的教授是犹太人,律师、医生行业里的佼佼者也常常非犹太人莫属;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有31%是犹太人。
为什么犹太可以养育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
抱着这个问题,我认认真真的把这三本书都看完并讲完,从中也清晰的感受到犹太教育里的很多底层逻辑。正是这些底层的逻辑,让犹太人的教育成功率变得如此之高。
02
先来介绍一下这套书的作者沙拉的背景。
莎拉的父亲是在二战之后逃到上海避难的,那年他40岁。沙拉父亲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上海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很可惜,沙拉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沙拉从一个公主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父亲为了让她能落户,她家保姆变成了她名义上的养母,而养母为了拿到她父亲留给沙拉10多万的钱,处心积虑的收集各种莫须有的行为,举报沙拉有反动的倾向。沙拉被关了11月,之后又被下放到农场进行劳改,而父亲留给她的钱,就这样流到了养母的口袋里。
但这并不妨碍沙拉,依旧充满爱的面对这个世界,生活再不幸也没有把她打倒。
这或许和她父亲小时候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亲曾经告诉她:你要可以做豌豆公主,也可以睡柴房。
我想,这应该也是犹太人,刻在骨子里的教育理念吧。
03
沙拉在中国生活了40年,她也深受中国教育的影响,三个孩子基本上也不用做任何家务,学习就好。
40岁之后她来到以色列,深深的感受到两国教育带来的差距,和他两个儿子年龄相仿的以色列孩子,特别独立,自己孩子相比之下要差很多。
她隔壁的犹太大婶也批评,说她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害了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
沙拉开始慢慢的从一个全能型的保姆妈妈,扫地机、洗碗机等开始放手,让孩子也积极的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开始向犹太人学习育儿方式。
她孩子在以色列度过了他们的青少年时期,也正是那段时间,让孩子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她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华在20多岁的时候送给她一辆汽车,二儿子辉辉20多岁的时候,送了一套上海的别墅给她,辉辉在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富!
这是一个妈妈的育儿成长记,更是一个既了解中国教育,也了解犹太教育的妈妈,做出的育儿思考和分享。
书里面讲到的很多案例,很清晰的给我们做了剖析和讲解,比如,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怎么做都讲得很清楚。所以,这是一本道术结合的书。
如果里面的某个问题,正好也是你困惑的,那你完全可以借鉴里面的答案为你所用。
04
这套书讲下来之后,我最大的三个感受是:
第一,犹太人什么都从小时候开始培养。
比如培养孩子有礼貌,培养孩子做家务,培养孩子财商,培养孩子沟通能力,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等等。所有的一切,基本都是从小的时候开始。
第二,对孩子有原则,但爱一直跟随。
绝对不会因为对孩子有原则或者比较严厉,而让孩子和自己有隔阂。
比如孩子第一次出家门去卖春卷的时候,或者去跟管理者讨论是否可以摆地摊的时候,妈妈会远远的跟在孩子的后面,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打退堂鼓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见妈妈,妈妈会坚定的鼓励孩子,做孩子背后强大的靠山。
锻炼你不是把你丢出去不管,而是我依旧在背后托举你!这是智慧的父母,给到孩子有足够勇气面对未知的深沉的爱。
第三,绝对不过度满足,而是延迟和适当不满足。
犹太家族,他们的财富基本是时代相传。
他们绝对不会超量满足孩子,而是会给孩子很多的锻炼机会,从小参与家庭的劳动,甚至会让他们去感受饥饿,或者去非洲看当地人困难的生活。
所以,即使有的家里很有钱,给孩子的居住环境却很简朴。他们会告诉孩子: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就要去为这个社会创造相应的价值。
06
我很感谢这段时间,把这套书重新捡起来看,并且把它讲出来,在讲的过程当中,我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并且能够把很多东西融会贯通起来。
其实多年前就已经看过,但人在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都会有觉截然不同的收获。
接下来几天,我会把这套书中我个人觉得很有收获的部分,整理发布于公众号,敬请期待,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收获多多!
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