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进》喝了这碗心理学鸡汤

《精进》喝了这碗心理学鸡汤

作者: MarNon | 来源:发表于2016-11-17 18:25 被阅读0次
    两只小鸭子

    感受时间

           先来讲个故事,森林里住着小熊一家,家里有一个挂钟,这挂钟看上去很平常,从小熊出生就挂在那里。后来小熊长大了,需要到森林的另一个边去劳动,但偶尔会回来看望熊妈妈,还会带一些在森林另一边的蜂蜜和鱼。但每次小熊回家看时间时都会觉得很放松,感觉家里多了一份惬意。

    为什么呢?一个学术化的解释是归家的温馨和熊妈妈的关爱导致主观时间感变化。另一个解释是挂钟慢了。

    以前一直所接受的观点是要把时间调的更快一些,这样可以给自己留一些余地,换一个思路把时间调的更慢一些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时间视角

           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菲利普·津巴多)提出“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这样的人总是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但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是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他们的幸福干会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的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是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在所发生的事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未来视角,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但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所以,你采用是什么样的视角呢?

    凡事都有意义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有意义的,只是意义大小不同,持续时间不同:

    “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比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和“厉害”得人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比如:看一场电影、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比如:练一小时唱歌,背单词,打麻将,看《JAVA编程思想》。

    “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比如:漫无目的的刷微博,发呆,看娱乐新闻,八卦。

    你平时喜欢做哪些事呢?

    隐含假设

    故事系列二——去年夏天,小刺猬参加了森林一年一度的高考,但是他失利了,没有能读上想读的糖果制作专业,而读了森林管理。他现在大二了,在顾忌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去糖果制作学院蹭课,同时他还积极的参与了社团活动,忙的一团糟,其他小动物们都说他压力很大,他自己其实也很迷茫。

           当人陷入困境时,困住自身的除了外界的客观现实以外还有以往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小刺猬的故事其实包含了几个隐含假设:假设参加社团很有必要、假设课程学习决定专业技能、假设专业决定职业选项、假设爱好与职业要统一。这些假设一定存在吗?

    故事系列三——小猴子和小刺猬一个社团的好朋友,虽然小猴子已经毕业了,但是他们还是保持联系,聊一些生活上的感悟,小猴子就像小刺猬的哥哥一个样给与了小刺猬很多的帮助,但是小猴子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自从毕业以后,小猴子去了森林里的伐木场做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工作,他渴望去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些技术水准的工作,去到能用得到他所学专业知识的地方去,但是他的专业知识并不那么好,所以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懦弱,没有底气,害怕会丢掉工作。

    隐含假设:假设工作职责会一成不变、假设大城市才能找到好工作、假设丢掉这份工作后果会很严重、假设无法改变就是懦弱。

          还有一些隐含假设潜藏在人的思想深处,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例如:

    “赛道假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低关联假设”很多事情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比如画画和编程;

    “僵估型心智”很多人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觉得自己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经常就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零和博弈”在与人的竞争中,只要存在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就会更倾向于去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不是思考一个双赢的办法。

           到底画画和编程有联系吗?

    多任务

    故事系列四——小猴子最后放弃了在伐木场的工作,并且经过努力的学习考上了研究生,小刺猬制作了好多好吃的糖果来为小猴子庆祝,他们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还把糖果分给路过的小动物,大家都为小猴子感到高兴。但是,很快,小猴子发现他被研究生繁重的专业学习和老板的任务压得透不过起来,他经常需要同时做好多的事,有时候做一件事的时候被打断去做了另一件事,回来发现又只有重新开始。

           有没有发现,现在想专心只做一件事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少?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任务转换”的课题,当你从A任务转而去做B任务的时候,会比你直接进行B任务的效果要差。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会存在一个“转换损耗”,如果在深入思考或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时中断,那么会产生很大的转换损耗,甚至你不得不重新开始整个任务。

    沟通“窗格”

           当人在思考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被生动的个案所吸引、会固执的捍卫自己的观点、还会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毫无洞察。

           在人际沟通中一种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你也应该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导致给对方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则可能习惯于我知道的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乔哈里窗格”将区域分为四块:公开区(他知我也知)、盲区(他知我不知)、隐秘区(我知他不知)、未知区(我们都不知)。

          那么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矩阵”思考

           有时候把思考的问题画出来可能会让问题更容易,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常用的发散性思维方式,除了这样的方式,还可以画表格,列清单。

    故事系列五——小刺猬在选修糖果制作的时候认识了小松鼠,小松鼠自己会经常做一些饼干,甜点。一次小松鼠邀请了小狐狸、小刺猬、小山兔到家里来做客,他们都是学习点心制作的,但是一般的点心他们都吃腻了,于是他们决定尝试做一款既好看,有富有新意,还很好吃的饼干,那么如果是你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呢?

          你可以天马行空的随机找一些口味的元素进行混合,比如巧克力+蓝莓,核桃+山楂,但组合是随机的,你没有办法预判他的口感,也不能确定这是否新奇。你也可以选择按照传统思路,在大脑中搜寻印象中好吃的饼干,比如奥利奥、百奇、Tipo面包干、咸味苏打,好多鱼…,按照其中一两种作为参考,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改变。

          这两种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你的脑海被这些一开始想到的元素所占据那么就很难在想出更多更新鲜的内容了。你可以尝试矩阵的方式:

         抽象出尽可能多的维度,对每个维度在做细分取反,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例如:

    口味(巧克力味、牛奶味、蛋奶味、抹茶味、草莓味、芝麻味、海苔味、烤鱼味)、结构(单层、夹心层、外涂层厚、外涂层薄)、脆度(酥脆、香脆)、造型(圆饼形、方形、细棒型、拟物型、多造型)、颜色(黑白反差、颜色鲜艳、颜色多样)、交互动作(可开合、可转动、便于持握)、附加概念(适宜特殊人群、游戏化)

           上述一共列举了7个维度,每个维度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就可以进行做种组合尝试,这样的矩阵形式源于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兹维基,这样的形态分析矩阵很适合多维度思考,激发新的创意产生。

            书里有很多鸡汤的内容,我挑出来的是一些鸡肉,给自己留着以后看是红烧还是煲汤,另外小熊和小刺猬他们认不认识我真的不知道…好多鱼饼干我也没有吃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喝了这碗心理学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ad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