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第一节山头的北麓,有一处石刻,刻在一块高约3米的悬崖上,石刻的内容是“造林兴学,富国强兵,发扬文化,保障汉京”,这就是“造林兴学”石刻,也称为”戴碑“。 是1930年(民国十九年)9月,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戴季陶登临云龙山时题写的,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因感于时事,写下了这16个大字。
那么,这位戴季陶是谁呢?
他是国民党元老,是国民政府的常务委员,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
他与蒋介石私交甚厚,他是蒋的老乡,是蒋在日本留学期间同室居住的好友、结拜兄弟,也是蒋的“文胆”和幕后参谋,他甚至还是蒋养子蒋纬国的生父
其实,他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宣传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之一, 曾参加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为起草了最初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为中共的创建做了不少前期工作。
只可惜世界观不同、立场不同,戴季陶最终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成了国民党右派的领头人,扬言要把共产党斩尽杀绝。
他是蒋最忠实的国师,却也因汉字简化、西安事变等问题的处理失宠于蒋。解放前夕,身病加心病的戴季陶,既不愿随蒋残喘台湾,又怕成为共产党的俘虏。在广东的住所吞服过量安眠药离世。
他的成绩令人瞩目,他的破坏也是不争的事实,他的离世令人唏嘘,只能说,人生的关键节点,正确的选择何等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