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经常说要学会倾听。我们以为我们懂得了倾听,可倾听不仅仅只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大部分人在别人遭受痛苦时,常常给别人建议,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也是为了他人充分表达痛苦,从而有得到理解的感觉。有时候别人像我们描述他的处境,并不是为了得到建议。但是通常我们在听到别人的处境时,常常会给一些建议、比较、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解、纠正等动作,其实这妨碍了倾听。
在倾听别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看看我们是否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这个动作叫做反馈,通常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而我们使用的疑问句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
3、他人的请求
而从以上这些方面问问题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问:你说的是什么事?你现在心情怎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你希望我怎么做?这样问问题容易产生距离感。
在给别人反馈时,语气也是师范重要的,通过语气,他人可以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不会产生反感。
当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时候,如果他人认为我们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会变得更轻松,且有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有话要说,可以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的吗?
不过倾听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当我们自己身处痛苦中,我们就无法估计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候,首先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调整好自己再倾听别人。其实再大声提出我们的请求,如果对方也同样处于激烈的情绪中,我们可以换一个环境,等平静之后再回来。
有两组对话来看看,乙方是否用心体会了甲方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
第一组对话:甲:我又误机了,我真是个混蛋。
乙:么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太严格要求自己。
在这组对话中,乙是在安慰甲,但甲其实是表达了对自己的失望。乙可以说:你很失望是因为你希望能够信赖自己,是吗?
第二组对话: 甲: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
乙:听起来你有些不耐烦,因为你希望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倾听?
在这组对话中,乙用心体会了对方并给予了反馈。
不过这样的倾听和反馈过程对于我们来讲,需要自己在平时的沟通中,多观察总结,并根据我们自己国家的实际沟通情况和语境来结合对比。毕竟思维模式不是一下子可以马上改正过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