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07258/1cc0929bc8f80ebc.jpg)
今早在老家,发现弟弟五岁的女儿蹦蹦跳跳地说要上学去了,突然觉得小女孩又长大了点。
记得去年四岁的她刚上幼儿园那时,她每天是如何哭闹着不想去上学。
还有一个细节我让我格外地记忆犹新。
当哭得稀里哗啦的她被强行抱上车,到了目的地,又被不情不愿地带进幼儿园,一切都还表现得很厌恶上学。然而,只要她一见到班主任老师时,奇迹突然就发生了。小小的她居然马上不哭不闹了,反而满脸笑容地对着家长大挥手臂说拜拜,然后欢快地跑过去拉住老师的手。
小侄女的情况不禁让我联想起四岁时自己。
那时我就被父母送去百公里外的地方读预备班,每次和父母分别,短则一个月,长则几个月,小小的我怎么面对确定的分离?
我用的方法通常是装睡。
每当知道父母到点要走的时候,我就趁机睡觉去,小孩子嘛,玩着玩着累了就想睡。能真睡最好,但往往我都是在装睡,闭上眼睛好了,这样与父母的离别就没有那么伤心。
就像一个演员一样,我人格分裂了,我成为那个传说中叫不醒的装睡演员,只要好好演着闭上眼睛就好了,不必再当那个哭着闹着要妈妈要爸爸的可怜孩子。因为那没有用,我知道和父母的分别是注定的。我知道小侄女也是一样,她不愿意上幼儿园,但她也知道哭闹没有半毛钱用,所以她也分裂了,分裂成幼儿园戴小红花的好儿童和家里的小女儿。
回看小侄女和四岁的我,我知道我俩那时就已经开始走上了人格分裂的大路。
别惊讶,我说的是人格分裂这个“动作”,而不是说我俩都得了那种叫人格分裂的“疾病”。
![](https://img.haomeiwen.com/i5107258/ea19477cc1d6a815.jpg)
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最终都是会人格分裂。
上学了,你分裂成学生的你和在家当儿子的你;交朋友了,你分裂成陪朋友疯玩的你和独处时的你;恋爱了,你分裂成情人眼里西施般的你和平常毫无顾忌的你;上班了,你分裂成老板面前积极进取勤勤恳恳的好员工和背后厌倦工作咒骂老板的愣头青……
这也只是第一重分裂。
在学校,你被迫分裂成对A同学推心置腹,而对B同学颐指气使;感情上,你曾拜倒在女神的石榴裙,也曾迷倒别人对你千依百顺;对同事,你更常常秉承那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格言。
这是第二重分裂。
至于第三重分裂就更细了,就是对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也会有不同的应分裂应对策略,那说起来就更繁琐。
假如肯细究下去,其实还可以继续第四、第五、第六,乃至第N重分裂,那真是细思恐极的事情。
对,人就是这样容易人格分裂的物种,不像其他动物,一有什么动静就一大群疯也似的全部逃跑,一群人嘛,听到什么风吹草动,逃跑的人固然有,但也有一些静静呆在原地观察着,也有一些立马抄起家伙喊着你奶奶的跑过去就拼了。
是的,人类的人格分裂就从数百万年前非洲那群猿人开始,直到今天仍一发不可收拾。
一切一切,人格就像细胞,生命不息,分裂不止。人格分裂的能力写在我们的基因上。
在人格分裂的路上,我们都注定要越走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5107258/9b7b338bbded760e.jpg)
但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人格分裂症”呢?而绝大部分人都能正常呢?
我想这就是关系于部分人“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
弗洛伊德提出有三个“我”,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是最初的人格,是原始冲动,心理能量之源,遵从“唯乐原则”。
超我是理想的人格,代表良心、价值观、社会道德和准则,遵从“理想原则”。
自我是理性的人格,像机智的仲裁者,控制本我,权衡超我,遵从“现实原则”。
本我是愣头青,只要快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超我是个老古板,总是看本我不顺眼,指着他的鼻子说这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唯有机智的自我,懂得权衡利弊,一次一次地把不可开交的本我和超我揉碎、融合、按比例拆分为不同性质的人格样本,并做好标记保存,当遇到合适的情境场合,自我就取出相应的样本,如法炮制,为自己安装上合适的那种人格,这就是所谓“人格分裂”的管理机制。
而很明显,得了“人格分裂症”的患者,正是“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根本无法让自己在合适的场合配上合适的人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5107258/7a1bcd3480e3fb76.jpg)
最后一个问题。
普通人一辈子,不停地经历人和事,不停接受新实物,自然也会不停地分裂新人格,那么,如此海量的人格样本,“自我”会不会不胜负荷呢?
答案是会的。
但是“自我”超负荷往往不会导致“人格分裂症”,最多只会让人变得普通,变得碌碌无为。因此懂得调节“自我”的人,往往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就曾提出一个“坐享”的概念,这其实与时下许多著名企业家或者行业大牛流行参加的“打坐”、“禅修”、“冥想”等活动一样。
说实话,一开始我听说那些牛人参加诸如打坐冥想等活动,我觉得他们是十足的装X。但后来,我自己照葫芦画瓢地做了一下,确实可以让自己心境明净,假如能抽时间真的参加修行,我想那效果真的会很好。
更重要有一次,我在观看一段“冥想”'活动的视频中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得道禅修者带领着一批新人进行禅修打坐,得道大师很快进入化境,脸容舒逸,然而底下众多修行者毕竟道行不足,尽管都闭目沉寂,但大都总是不能心平气和,有的还开始流汗、走神。得道大师在适当的时候平静地大声地问了一声:
“本我在哪里?”
这样,底下蠢蠢欲动的人马上收敛了起来,继续稳定自己,慢慢地也渐入佳境。
是的,那句“本我在哪里”正是大师在提醒底下的修行者,你们要好好运用“自我”,去寻找和约束好只求欢愉的“本我”。
“坐享”正是有这种奇效,可以锻炼“自我”的能力,让个人的“人格分裂”能力更强,走得更远,干出更伟大的成就。难怪很多大咖牛人都热衷于这种古老的看似装X的修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5107258/f823ac786a8e0edc.jpg)
在人格分裂的道路上,我们注定都要越走越远。
并不存在分裂完结的一刻,只有生命“圆寂”的一刻。
我是和枫细语,坚持阅读思考和写作,让生命之路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