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兰溪棹歌》有感

读《兰溪棹歌》有感

作者: 管霆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21:43 被阅读0次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代表作。盛唐时代,优秀诗人之多好似满天星斗,熠熠生辉,戴叔伦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他一生留传作品三百余首,虽数量不算佼佼者,但诗歌质量极高。

兰溪棹歌

戴叔伦(唐)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戴叔伦曾做过兰溪附近东阳令,这首诗应是他在任东阳令期间所做。

本诗在技巧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凉月、柳湾、如镜的溪面……几个静态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幅静谧的兰溪月夜图。天上一弯蛾眉月,月光清朗,如水泻般笼罩着兰溪;地上溪水如镜,平、静,倒映出越中山色。就着月光,赏如此美景,真是惬意!

然而,诗的三四两句,却以“半夜鲤鱼来上滩”的动态之景,写出了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日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唐代诗人中,写月夜之景的不胜枚举,戴叔伦的《兰》一诗,不似李白酒后“对影成三人”的狂放,也不似杜甫身处异乡“遥怜小儿女”的忧伤,更不似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与哲思,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爱上这美景,爱上这生活!

相关文章

  • 读《兰溪棹歌》有感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代表作。盛唐时代,优秀诗人之多好似满天星斗,熠熠生辉,戴叔伦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他一...

  •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今天的晨读课我是让孩子们和我一起重温《兰溪棹歌》,光看题目就非常吸引人了,再加上如诗如画的ppt孩子们完全...

  • 兰溪棹歌

    今晚胡杨林小朋友背的是戴叔伦的《兰溪棹歌》,简单说了下意思,主要想让他想象到诗中景色的美好,说到“越中山色镜中看”...

  • 兰溪棹歌

    今天是我们班参与彩虹花晨读课程第 14节; 助学教师:廖小清 参与人数:五年级18人 今天课程的收获: 今...

  • 兰溪棹歌

    今天我带着班上的52名同学一起参加了一场运动:捉鱼!是的,当学生们在理解“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后不禁瞪...

  • 兰溪棹歌

    清晨,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兰溪棹歌》,欣赏一番美景,由一弯新月、山色、溪水、柳树、春雨、鱼儿等意象构成的“月下鱼跃图...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兰溪棹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en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