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媒体的推荐,俨然成为一本网红书。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翻下经济学的书。一想到经济学,脑壳就方了。本书颠覆了我对经济学的认知,整个世界观也推翻。深深后悔,咋没早点打开经济学的世界。以下是我阅读完本书的一点小小感悟,有些现在领悟起来还有点困难。但是,只要开始了,就好。
第一部分,东西不够。说的是稀缺性,不管是资源还是欲望。因为稀缺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使用,才会滋生竞争。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说火车票低价居然是浪费,甚至公立医院的低挂号费也是造成拥挤的原因。如果把价格提高,那才能筛选出真正有需求的人。春节并不是非得回老家,生病了并不是非得去公立医院。用价格把真正迫切的需求逼出来,反而不会有那么多人非得春节回家非得小感冒也去大医院。价格提高,人们会仔细思考自己是否有这个需求。反而会把资源腾留出来给真正需要的人,这样才是解决拥堵的根本办法。不至于真正需要的人,却得不到。
第二部分,生命有限。有限的生命,但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无限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延迟消费。保险广告最喜欢的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不是提供了未来可确定且较高的补偿,没有人愿意延迟消费或者说出借资金。我的父辈退休后有国家提供可供生活的退休金,而我们这一代退休后医保养老金是否足够覆盖日常生活消费呢?政府已经在倡导,养老靠自己了。医疗养老行业有很深的行业鸿沟,国家管控严格。医疗资源是否可以放开到市场上进行充分竞争?道长且阻…
第三部分,互相依赖。人无法孤立于世,需要跟人相互协作。协作就得考虑欺诈诚信,不要落入“人际依赖”的陷阱。由此形成形式多样的组织、制度、理法规则,都是为了防范这些现象。其中失业不是浪费,而是一种矫正过程。失业都是自愿的,是因为人们计较报酬。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企业也常年喊招工难。以前我觉得是企业要求太高,现在才知道是求职者认为薪资跟自己不匹配。那就是主动自愿不去工作的,主动失业。而失业是结果,原因是企业早期决策失误。现在要通过裁员的方式,断臂求生,也让失业者重新有机会开始新的发展。以前自己只一个维度的思考,只能看到失业者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从市场发展来看,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岗位越早砍掉对企业来说越好越健康。现在再看失业,少了悲情英雄的色彩。
第四部分,需要协调。社会和谐,需要媒介工具的引导。而货币是典型的协调工具,跨国家跨地域。能完成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拆解经济行为。选票和钞票之争,让大众了解到政客为了拉选票而破坏市场契约精神。记得印度当局者为了获得人数众多农民的选票,居然免掉了她们的银行贷款。最后的结果是,穷人反而真正有需要借钱的时候借不到。因为,出借钱的富人或银行机构被违约风险太高。那穷人到底是受益了还是越来越穷?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协调资源配置反而是有效的,《哈利波特》在印度上架和补货效率就可见一斑。
以上是对四大部分的浅浅理解,有不正之处,望大家指出。我也是管中窥豹,不得全貌。虽然老师已经尽力写得浅显易懂,还需要咀嚼个中原则。好在每一个话题都用小短文,吃不透的随时可以用几分钟十分钟的时间再拿起来回个锅。刷新了世界观,颠覆了对经济社会的认知。以前是一维的平面,有了经济学角度至少也是二维立方体。现在再有人来跟我说,失业了找工作难,我更多想的是她还有退路的。否则不会主动失业,她是否需要学新技能重新出发。真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她马上就能找到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