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读《孟子》之六五

每天读《孟子》之六五

作者: 像话读书爻 | 来源:发表于2021-01-10 07:14 被阅读0次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大意略过。

是的,找到同道之人实实在在不容易。孟子老先师确确实实说的入情入理——禹、稷、颜回同道。相对而言,大禹和后稷生活在他们当时的太平时代,能够为了大众利益为了职责所在为了公平正义,多次路过家门却不进,的确应该肯定。另一方面,颜渊生活在乱世,居陋室,一筐饭,一瓢水,忍受得住很多人不能忍受的清苦生活,初心不改修身养性当然也应该得到应有的评价。

所以也就有了,救急不救穷等等类似的说法。一种是“同室的人互相打斗,即使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也都可以去劝救。”另一种是,“现在此时太平年代乡邻中有打架的,再不讲原则行为不讲礼仪那就有些过于糊涂了。”一方面是人间疾苦,另一方面是安贫乐道,彼时与此时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行。即使是时间空间两类人互换,大家做出的言行举止也会都是正确的,这才是“事情怎么正确怎么去做”,是我们的方向理所应该。

生存生活,每个人都不容易,所以才有了感慨“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容易”。除却切身利益,不妨还得多多思虑周到一些,多多考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之上这才是文化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道之行也。平心而论实事求是,有里有外里里外外“相互的帮助支持”很是重要。

身逢盛世,何其幸也,多多用心用脑学习成长进步就是了。

相关文章

  • 每天读《孟子》之六五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 每天读《诗经》之六五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翩翩者鵻,载飞...

  • 每天读《孟子》之四九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

  • 每天读《孟子》之五十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 每天读《孟子》之五一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

  • 每天读《孟子》之四七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

  • 每天读《孟子》之四八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

  • 每天读《孟子》之四三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 每天读《孟子》之四五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大意是,孟子说:“道路就在近处而偏要向远...

  • 每天读《孟子》之四六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读《孟子》之六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li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