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洗红
天一冷突然想起德云社常唱的那首小曲《休洗红》。
这本是一首乐府诗名,唐人李贺也曾做过同名之诗。休洗红深意为女子对自己年华渐逝的叹息,表意为不要洗红色的衣物,越洗颜色越暗淡――这是当时染色技术落后所致。
时过境迁,事儿早已经不是那个事儿,情却还是那样的情,且已不分男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7628/bbd490467ba94741.jpg)
李后主
李后主之词,最凄美当属那首《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现今已经成了形容纠结的常用词语,然而我认为最美的却是那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个锁字何其哀怨,何其无奈,恰如自己的境遇一般。
身陷囹圄的亡国之君究竟怀着怎样一种情感,身为一介屌丝的我估计这辈子都理解不来,因此同样的词牌填进的词,我的东西与后主之作一比,就有如东施效颦,难免被众人贻笑大方。
霍去病
传闻兰州五泉山上的霍去病像被游客摸的铮亮,理由竟是认为能不得病!整天弘扬传统文化就弘扬成这样,大破匈奴的中国著名的将领冠军侯霍去病,死于疾病,时年24岁――还特么是虚岁。
摸这玩意是求去病?我看是祈求英年早逝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7628/a3c3229d939154ad.jpg)
司马懿
《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曹操)察帝(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正常人不可能身子不动头向后转180度,吴秀波算是在正常人类的范围内演绎出了我心目中的“鹰视狼顾之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7628/d05ec577107b6351.jpg)
祭司王约翰
祭司王约翰,即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1087-1143),字重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位契丹族进士。
1122年,金兵大举攻辽并大败辽军,北宋趁火打劫,拒绝联合抗金的提议聚50万大军攻辽南京(今北京)。大石率残兵不足两万大破宋军,仅百骑逃脱。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大石出走。1124年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正式建立西辽帝国。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在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成为中亚霸主,将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
耶律大石的西征事迹被传到欧洲,正逢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于是在欧洲流传着东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约翰,是基督教的捍卫者。受耶律大石西征的影响,今天的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古英语中都称中国为“契丹”。
而耶律大石的名字也成了西辽帝国的代称,在耶律大石死后,金、西夏、南宋等国家对西辽的后代君主皆称为“大石”。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7628/187b19ed931f95de.jpg)
薄姬
薄桑儿(传说中名桑儿),为其父薄氏与魏国旧贵族私通所生。
秦末群雄并起,薄姬被魏豹所纳。后魏豹对抗刘邦被杀,落入刘邦手中的薄姬被分配到洗衣房。
某天刘邦一时兴起跑到洗衣房巡视,见其貌美便收入后宫。一年后刘邦才想起此人,薄姬此生中唯一一次被刘邦宠幸,结果幸运地怀孕生下皇四子刘恒,但自此再也没有见过皇帝,倍受冷落。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先后用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残忍地杀死了刘邦的大部分儿子和嫔妃,但薄姬因为毫无存在感被准许出宫,与儿子同住。
吕后去世后吕氏被铲除,刘邦旧臣拥立同样毫无存在感的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文景之治开创者之汉文帝,桑儿被立为太后,是为薄太后,景帝时封太皇太后,年逾七十寿终正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7628/085089fcfa92d89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