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立意:
民族音乐学家的田野工作,学者逐渐意识到个人的重要性,并愈发关注,个人音乐传承人的话语行为,以及个人的创造与音乐经验。
观察方式:文中从自述中观他,与我观他两个维度,讲述一位当代琴家丰富的音乐思维与生活。
缘起: 笔者的研究起点。
融入: 成公亮先生的生活,他喜欢记录个人生活,分享自己的创作,打谱过程和心得,编辑了自己的散文集,出版了专著。笔者感知他对生活的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从他的琴学著述中,深知他对传统的尊崇,以及对当代的理解。
观琴家成公亮 (上)一、口述
结合个人口述,以及在田野考察中的观察和交流,试图从两方面呈现笔者眼中他的音乐生活。记述了陈先生被动接受音乐感觉的某种教育过程。
“乐感”一位凭感觉的琴人:
一如既往的追求音乐感觉。他的两位老师在教学上都以对谈的方式授课,但是更喜欢张先生的课,说明成功量,追求音乐上的动心感觉,也偏爱轻松清静的情感体验。他认为自己没有领会张先生中体现的自由自在,用节奏说话的灵魂和精神。
他对古琴的感觉,由最初模糊的情深,逐渐到友情所弹奏出的音乐所动,这种寻找乐感的过程,显现了他追求艺术之美的审美意趣。
多重经历:
他对古琴的认识,首先奠基于艺术音乐的范围,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学习历程,以及社会的实践过程密不可。她生活的小镇,艺术与生活是一体的,听戏看戏是接受知识和消遣的一部分。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熏陶,他,对京剧,越剧,锡剧的唱腔和锣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接受祖传教学。观看排戏,被调至,作曲工作。
学习经历:古筝,二胡古琴。
创作民族器乐作品的功底,源于陈先生在大学期间转学的作曲,专业。他在操缦中一直所强调的语气,是与他对不同音符乐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理解相呼应。
二、以我观他。
从作者的视角观察,陈先生如何在教学和生活中,将其内心丰富的音乐感进行传递和表达。
作者看到他,恰是希望把所有他认为好的东西,都运用到古琴上,并通过它来表现。
一向善于思考,观察反省的他,以丰富敏锐的音乐感觉,体验了不同城市演绎的不同音乐,被西方音乐家自由即兴,不断出新的精神所动。
他尝试了从未有过的实验,将中国古琴和西洋长笛即兴合奏。
回国后,他的古琴热情逐渐高涨,专研清新学理论,完成了七首古曲的打谱,创作了八首富有佛学哲理及内容题材的,同名套曲。
成果丰硕,但是不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但在生活上有情,在艺术上追梦。
他仍在思考如何发挥传统古琴的性能和特征,同时开发更多传统,未能触及的可能,把美的旋律运用到古琴表达,做古琴的跨文化交流,他具有传统文人的精神品,又有现代知识分子开放性的思想。
作者起初对情人狭义的认识中,认为,陈先生应该喜欢清微淡远格调的音乐,但是,通过他的听觉体验,完全改变了对他音乐欣赏风格取向的观念。
哼唱,主题曲和,的作品成为,探讨音乐的主要话题。对旋律的偏爱,绝不限于西欧浪漫派的音乐。吸引他的共同点是因为旋律之美。
作者认为,他接受音乐到传达内心的感觉,一直都延续着音乐记忆的方式,而不是仅采用一种符号记忆的对应。
陈先生喜欢做结构分析,对作品进行分析是他的一种惯性。这已成为一种自觉。而实际上也让他更清楚的了解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古琴艺术与民族器乐的异同,以及古琴曲在结构旋法上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为其创作和演奏奠定了基础。
作者思考:
文中从几个侧面来介绍先生,并不是为以传记的形式来展开对一位情人的研究。先生在操琴和传承教学中,不断强调琴曲的旋律和一句为逻辑起点的观念,与其,从小的音乐基础和此后的音乐经历及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以爱唱旋律和单分析琴曲,作为笔者认识陈公亮先生的基调。以对他自身对音乐的行为的理解作背景资料,叙述了琴人对于琴乐的认识,以及影响他思想观念的,历史因素。
我的收获:
作者通过深入琴家的生活,从他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的喜好与习惯中看出,琴家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性认知的人,并影响了琴家的行为走向。这也是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个案研究。文章并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通过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人”对“乐”的认知,“人”在“乐”中的所引发的观念,历史对“人”产生的影响又如何在“乐”中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