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神节,带着全店的人去爬山。在我印象里,时间已是三月,本该春花微露,嫩芽疯长,希望的色彩定会带给眼球初春的盛宴。然而严寒才刚悄悄地退场,一切都没有我想象中的模样。山上到处都是树尖被雪折断的残垣,枯枝落叶遍布,春色难见稍许。
我一边不紧不慢地攀爬,一边用心寻找春的足迹。在路边,我看到了红得耀眼的大朵大朵的家养茶花;林间偶尔会有叫不出名的野果缀在枝头,认真仔细地瞧去,分明也有一份绝色的美。抓住时机拿镜头定格下来,让这份快乐驻于心间。
带着酸痛下得山来,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仿佛一切都是梦境,才刚刚过去的,都已变成了无法捡拾的记忆。我来过吗?好似来过,又好似没来。一个小女孩说:除了脚痛,什么也没留下,都记不起什么了。一路上,她让我陪她休息好几次,她一直说脚趾头痛,下山的路很难走。我让她踏在马路旁松软的落叶泥地上,并注意去观察小草的绿色,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她无心观察,注意力全被脚痛拉走,回程显得无趣又无奈。好端端的出游,倒成了刑罚。
其实我也脚趾头痛,踩在硬硬的柏油马路上,下坡的惯性使得趾头逼住鞋的前端,那感觉确实不太好。但我一直在寻找路边鲜美的色彩,一颗松子,一个叶片,都能勾起我心中的惊奇。看到不断延伸的大路在前方铺开,像敞开怀抱迎来送往着路人;森林寂静无言,默默地坚守着始终向上的初心;残枝败叶无人捡拾,它们心甘情愿被掩埋,重新化入泥土变作养料。自然界以如此的方式在我面前呈现,无一不是一种大美。我在赞叹之余,默默地起用空性视角去观照,同时安住于祈请中。心变得无比宽阔,没有了计较和失落。
一切都是心的化现,当自己被不美妙的感觉牵系,他的眼里就再也盛不下其它的东西。一个同事走了三分之二的路,就打起退堂鼓,早早地折回了;一个初中小男孩一路上总在唠叨,说只要不学英语,他才会快乐;将来赚几百万,他才会快乐;学文科的人都太平庸,只有学数学和物理才有出路……功利思想早早地占据了他的脑袋,快乐在他眼里全都是未来的设想。是什么使得人不再纯粹,是什么阻断了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力?想起我对山林土地的痴迷喜爱,应是源于儿时每日与山林为伴。
记得雪漠老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读托尔斯泰,是需要资格的。”是啊,什么不需要资格呢?美好的,幸福的,喜乐的,平安的,宁静的,满足的,等等都需要资格。因为这些都是心灵的一种感知力。当感知被物欲化,充塞心间的,必定是数字化的算计,和鸡零狗碎的机心。
但是,一切本都是分别心的作用。耶稣说:“主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知才是一切的根源,我此时的叹息,不过也是无用的絮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