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人的成长,从来都是一个自悟的过程。站在期末回望一学期的点点滴滴,收获并不丰硕,甚至很多年初定下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坚持,然而,自己仿佛没有从前那么自责,而是学着接纳。其实这个学期,最大的进步大约就是在慢慢认清自己的过程中,接纳自己,然后慢慢调整步调,真正做出某些改变。
教室里和孩子们的那些事……
本学期,努力保持一个开放的状态,主要是利用了几个单元的教学,尝试摸索把课堂还给孩子,自己去引领、指导、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虽然,有些孩子的展示还是比较稚嫩,甚至有些,紧张,但是我还是尝试通过课下对孩子的鼓励,让他最终敢于展示,分享。
语文课名著单元的学习,用《草船借箭》开启小组合作,老师示例,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想法。全班交流探讨。就是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发现了名著中的塑造人物的值得玩味之处,有时候会让学生把自己代入人物,比如曹操听到江上动静,派出军士放箭,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以此来理解曹操虽然谨慎,但是性格多疑,这才导致上当。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课堂中临时生发出更多值得探讨之处,对人物的看法不再是标签式,格式化的,而是从文字中品读玩味出来的。印象较深:豪豪提到诸葛亮既然已经借箭成功,为何不赶紧返回,还要如此高调对曹操“炫耀”一番?有此引发了一番关于诸葛亮此时心理活动的探讨,更深入到人物背后的性格特点。不愧是高智商男人间的角逐,实在令人惊叹!于是,当我说过几天就给教室买《三国演义》时,全场一片哗然。当然了,我也深思,课堂中也有孩子是沉默的,问题出在哪里,依然值得我反思。
在学习《景阳冈》这一课时,已经到了名著单元的第二课,课文内容开始半文半白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材提议,还是要重在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于是,采用了表演故事的形式。依然是小组配合,现在想来,某些片段还是历历在目:经过第一天的三个组展示的反馈评价,第二天的表演有明显提升,老虎的三个经典动作,武松的闪躲,十分逼真。讲述者关注到了重点情节,表演者注意与讲述的配合。尤其是瑞卓的讲述,加入了个性化的语言,有了古人评书的韵味!还有魏莱,看似一个弱小的女生,讲述十分具有表演性,加上小组表演者超级默契的配合,拿到了最佳小组的称号!最让我惊叹,孩子们自制的道具,堪称完美,老虎的面具自然不必说,还有做了老虎爪子十分逼真;梢棒都刻意改造了,打在““树梢”上,直接折断;“树”的造型也出场了。
一堂口语交际课,周五下午欣赏孩子们周一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口语交际活动”——“走近他们的童年生活”,前期的准备活动:采访家人亲戚、和小组讨论交流(线上线下)、自己制作PPT、个别孩子克服紧张。各具特色的讲述,祝福孩子们!每一次历练,都是对自我最好的塑造!
本册课本有个特殊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了汉字趣味交流会,课堂交给学生。第一组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就是课堂节奏稍慢,也让我反思自己。课后总结提示之后,后面的小组,还是让我万千感慨,汇成一句:给你舞台,你只管努力绚烂。
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喜表现自己的皓涵再次挑战自己,站在讲台上分享。瑞卓讲述汉字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各种文字的诞生,深入浅出,课堂推向了高潮,也赢得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办公室里一起研读的那些事……
本学期,年级承担大教研,为大家分享《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以及结合书中理论的文言文教学课例展示。
前期,是办公室一起共读,每个人都有主讲的章节,啃读这种理论的书籍,难度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当大段文言原文出现的时候,每个老师的“懵圈”状态,至今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然而,正是这样的交流,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理解,一起的碰撞之后,对于书中的内容有了框架的基本梳理,第一个板块,主要是四个专家老师的讲座,都在用个人的立场阐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某些理论重合的部分,有些理论用不同语言表述的部分,也渐渐清晰起来,第三部分的课例,因为基本都是初高中的课例,所以我们有取舍的进行阅读。
共读结束,就开始梳理分享的框架,采取最简化的模式,然后将书中的理论概念作一归类。我们的分享共分为三个板块,三个小组分工三个板块,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分享的老师自己要不断地琢磨消化。
杨霞老师承担的是第一个板块《文言文是什么》和《文言文教什么》,初稿成型以后,她讲,我听,艰涩的理论如何情境化的分享,的确不容易,于是,接下来的清明假期,她背着电脑在家加班,我带着书在家加班,正好清明节下了三天雨,正好,我把书又重读了一遍,有了自读共读的基础,这一遍,概念的不断清晰不用提,更重要的是,对于书中的理论开始批判性的接受。包括每场讲座后面提到的需要拓展阅读的文本解读也开始关注,翻阅相关书籍,不得不说,好的文本解读总是让人无比兴奋的。
开学当天,杨霞第二遍的讲解开始,所有语文老师倾听,发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分享的案例太过于平铺直叙,没有经典的让人惊叹的案例,于是,再次修改。
到了周三,杨霞赢得了她付出之后的庆典,而我,因为要准备发言的内容,对于书中的关键概念也再次进行梳理。正是这样,因为有了理论学习的基础,再读文本解读,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印象最深,是孙绍振老师关于《木兰辞》的解读。(此处不赘述)
后面还有静婷和丹蕾的分享,一场场的一起研讨,不得不说,一起熬过的夜,就是滋养彼此生命最好的养料。
书中的理论过后,是课例的展示,又开始磨课,静婷承担的文言文公开课教学,一周多一直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梳理出教学的大框架,不断试课,不断研讨,期间,我们甚至吵到面红耳赤,然而,正是因为这样,关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渐渐清晰,在此过程中,很认同53练习册试题与教学重难点的紧密结合,题型灵活上特别具有前瞻性。同时,这正是有了前面关于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的研读教研,对于很多教学设计环节,我们有了背后的理论依据,所以面对大教研过程中的评课建议,我们也能够批判性的接受。
关于我个人,把人物对话中的逻辑性做了分析,再次想起聂校提到的思维训练,表达中的逻辑严密性,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同时,也更确定,语文的教学要摒弃传统中的模糊性,而要让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通过工具,可意会,更可言传。
个人阅读那些事……
开始阅读《古老的回声》第一个人物是屈原,王老师的个性解读,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他以《离骚》为切入点解读屈原其人,以往我对于屈原,甚至传统文化对于屈原的定位是“忠君爱国”,王老师却认为,屈原的一切美好道德品性,不同于后世人的道德楷模,后世的道德,多为一种选择,而屈原的道德品性,来自于他本身就认为自己具有这种美好的品性,从离骚一开头,他从自己的祖上谈到自己的父亲,他认为他们的美好品性,决定了自己也必然是要做这样的人,他与这种美好品性,与楚国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一切决定了他必然如此。我认为这是《教学勇气》一书中谈到的“自我认同”,而这一点迁移到教育层面,其实作为老师,是需要强化或者说保护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只有这样,儿童才会有奋发向上的逐步的自我完整。
这样的解读给我带来的启发:文本解读,需要个人的独特视角,更需要各种观点的碰撞,从而引发我们自己更深度的思考,而我们自己从书中读到其实都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成长路上,我们需要经典中的镜像引领,我们需要周围的“高手”指导,我们需要同伴一起“熬夜畅谈”,我们需要孩子给我们制造的一场又一场“挑战”。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自己确定目标,坚定的向前奔去。
因为,成长不可替代,成长,就是一段自悟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