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春风得意,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适可而止是最明智的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名为二十亿耳尊者,有一次释迦牟尼发现这位弟子诵经时表现得十分悲切、激昂,释迦牟尼于是问道:“你诵经如此悲切,心中一定有很多烦恼,你这些烦恼因什么而起的呢?”二十亿耳尊者说道:“世尊,我出家修行很久了,眼看别人行到了三昧,证得了禅定,乃至于成道、证果,而我不但没有成道证果,连三昧都得不到,所以觉得很悲伤,心也静不下来,诵经也诵不下去,请世尊慈悲开示;”释迦牟尼又问:“你没有出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二十亿耳尊者回答:“世尊,我没有出家以前是弹琴的”释迦牟尼便问他说:“好,我现在问你,怎样才能把琴弹得很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会不会发出声音?”二十亿耳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松了就根本没有声音;”“那么,把这根琴弦上得很紧,声音好不好听呢?”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紧了弹出来调子不正确,甚至弦还会崩断;”于是释迦牟尼说:“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心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懈怠;太紧张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反而定不下心来;太松懈了,又容易懈怠散漫;所以我们的心应当保持不松不紧;诵经的时候也应当这样,做到了就自然有证果可以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