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前夕,我们正吃晚饭,老公的手机响了,他接过电话,刘参谋从济南来电,邀请老公7月29号参加“八一战友聚会,去泰安看望老领导,必须带家属,并请我们准时参加。”老公问我:“你也去吧,泰安又不太远,出去玩玩,当散散心。”看到老公那请求的目光,我应许了。我和老公坐高铁去了泰安,到了泰安直奔老领导女儿的酒店。南方、北方路远的提前一天到了,省内济南、威海、淄博等地的战友们也陆续到了,老公叫着战友们的名字一一握手、拥抱问好。最长35年未见面的战友欢聚一堂,但他们仍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因为他们把战友情深深地铭记在心,我们作为家属也为他们高兴,怀着极高的热情和战友们一起见证期盼已久的盛大聚会。
战友们真的老了,没有了当年的英姿飒爽,岁月的沧桑无不展示在脸上。战友相逢,朴实无华,相互在一起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诉说着几十年来各自的悲喜人生,尽管色衰颜老,但战友们一个个气质里却透着风霜过后的淡然。老领导今年已有78岁,老两口身体健康,满面红光,激动的话语振振有词,不标准的军礼、蹩脚的报告词引得战友们捧腹大笑,随后战友、家属们的合影,成为永久留念。
第2天老领导安排3个女儿、女婿驾车接我们游览了泰安附近几个旅游点,在那蒙蒙细雨中,欣赏着泰山脚下的美景。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游走在天然的氧吧中,聆听着娟娟的流水声,在欢声笑语中都忘记了年近古稀的年龄,似乎生活又回到那火红的年代。
午饭安排在老领导在泰山东麓的独居小楼。这里曾是泰安郊区,因城市拆迁安排了土地,自己修建的3间3层楼房,小院种了果树,蔬菜,他们平常在市区居住,周末和假期闲来小住。旅游旺季也安排游客居住。小楼三周环山,楼前的水库波光闪闪,环境优美舒适。
晚上,老领导三个姑娘、女婿忙活了两大桌子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回味在部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兴致索然,一首首《打靶归来》、《我是一个兵》《解放军军歌》等耳熟能详的部队歌曲唱,竞猜部队作息军号、驻地方位物的高程及坐标等,聊得开心,玩得尽兴。不少平时沉默寡言的战友也谈笑风生,都说不枉此聚。
35年前,他们风华正茂、志向相同,一起走进了军队这座大熔炉。既苦也乐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他们的品格,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作风,也增长了他们的才干。他们同一个锅里吃饭,同一个屋子睡觉,同一个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又时常在一起打打闹闹,军营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牵挂。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至‘文革’后期,整个国家都在拨乱反正,部队也掀起学军事争标兵、学雷锋争先锋大练兵活动,他们所在的侦查班因各项成绩突出,连续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七六年被中央军委命名‘硬骨头六连’式单位,班长顾雪明代表全班同志,全军首批在北京瞻仰了毛主席遗容,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四年间,全班陆续有八名战友提拔为干部。
八五年前后,由于部队整编需要,大都选择转业地方工作。他们迈着军人成熟的步伐,带着梦想、带着期盼走向社会,在不同岗位、不同的环境中,以军人敢于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视一切、猎取强胜的独特气质,为祖国、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们当中,有的战友走上了领导岗位,泰安的老领导,在国有大企业中层岗位上退休、最后一任班长仍工作在设区的市领导正职岗位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尽放异彩;有的战友财运亨通,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崭露头角,苏州的老班长至今在自己创业的商海中傲游;其余战友都在各级机关尽享生活,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
离别后,因通信不发达,虽有联系,但都忙于工作和事业,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庆幸的是,发达的网络通讯和快捷的交通工具,一下拉近了战友们的距离。借‘八一’建军节之际,不远千里的战友相聚变的轻而易举。回味军旅岁月,重温战友之情。有说不完的千言万语,听不够的新闻轶事,相聚重逢的喜悦,给昔日艰苦的军旅生活又增添了许多回味无穷的传奇和绚丽的光彩。
昨天已成为历史,但是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永远忘不了的青春印记。岁月无情,割不断战友情深,久别重逢让他们相互诉说着浓浓的思念、无尽的感慨、澎湃的激情。温馨的家庭,儿孙绕膝,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两天时间滑指而过,人相聚,席有散,聚时牵手欢笑,散时抱藤而歌。分别时彼此含泪道声:珍重、再见!可紧握着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有道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要发扬光荣传统,永葆军人优秀本色,晚年生活一定能够过得更加绚丽多彩。”
如果说当兵的生活是一首诗,那么今天的相聚会就是一幅画、一首难忘的歌。让我们彼此祝福,祝福所有的战友、家属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