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绝境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思考宗教的,人表现出来的东西,只会是本性。
在我看来,不论哪种宗教形式,大部分信徒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宗教的哲学,而是宗教所带来的庇护。宗教的信仰者们,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宗教之于他们到底是什么,或许他们会说:是心灵的救赎、是灵魂的归属,是思想的洗涤、是精神的超脱!但是真的如此?在我看来,宗教其实是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人性和接受自己人性的一种精神交流,宗教的目的,就是要告诫人们克制欲望,和谐人性,让人和人性平衡,最终达到克制人类本身原罪的欲望,这便是宗教给人们带来的庇护。其实不论是佛陀,还是基督,或者是安拉或者三清,抑或是梵天,还是萨满,他们所能给人的,其实都脱离不了对人性的认知,以及对人性的认同。
可能对宗教的最终虔诚,便是对宗教本身的抛弃,对宗教最深的理解,便是对人性的认知。
我一直坚信,信仰宗教的人有两大特质,一是虚弱的内心,二是无尽的虚伪,这两种特质,最后造就的就是人的原罪,也就是人的欲望,而欲望正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这就是人除了本我以外所产生的自我。本我的人类是单纯的,自然的,和自然界里任何一个其他的物种一样,只需要原始的需求,这是人心中的天使;而人类的自我是欲望的,是渴求的,它是人超出自然的方面,是人心中的魔鬼。很多时候,我们人类往往不愿意承认本我,因为那代表了原始和蒙昧,是野兽的形态,我们也不承认自我,因为那代表了欲望和邪恶,是谎言的源头。于是人类才有了宗教,来帮助人们蒙蔽自己的内心,忘却自我和本我,信仰宗教的人,他们需要宗教的庇护和麻醉,所以他们内心虚弱;他们用宗教来平衡内心的欲望,所以他们虚伪。
但是,纵然科技再发达,也解决不了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类对死亡和未知发自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源自生物本性。千万年的进化,将其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双螺旋上,挥之不去。
科技可以随时随地的带去快乐与欢心,却无法让脆弱者的心灵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无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其他合法或不合法的教,它们具有同一个特征——在残酷无序的现实世界之外,重新架构出一个全新世界。这个全新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某种关联性,拥有明确的二元对立善恶观,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理想产物,符合对美好的一切想象。更重要的是,宗教相对科学,拥有简单且易于理解的攻略章程,认字儿即可看懂,试学三个月不收学费,认知成本及门槛更低。
所以,除非人类哪一天突然集体长生不老,并且没心没肺了,否则宗教这种玩意儿会一直存在下去,即便再荒诞,再与科学势不两立。
还记得有一次去乡下,村干部的爷爷给我说,有两类人好管,一类是信党的人,一类是信教的人。只要真信,他们就会按自己相信的道理,自己管束自己,不需要你去过多操心。
他在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信仰,当你真信奉时,他就成了你的追求,你就会按自己信奉的道理,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是从信仰的功用上说的,有比没有好。
但信仰还可以是心之归属、精神之归属。当一个人觉得世界“应当”如此时,与“应当”一致的行为,便有了意义和价值,生命可以终结,但意义和价值不灭,因此会有人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人便在信仰中获得了永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信仰战胜了死亡。
对金钱的崇拜、权力的崇拜、邪教的崇拜等,当某些人因为信奉,让其具有左右行动的超强力量时,也可以说近似于信仰。但这样的信仰,不被普遍赞赏,原因是,这类信仰常常会表现出破坏性。因此,在说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时,不包括这些在内。
说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是因为这样的信仰,可以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想象,可以使人崇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可以自律地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感,拥有心的家园。人将因此而获得心的安定,而不再飘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信仰的人其实就是严格遵循某种特定价值观的人。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那么有无信仰其实并不重要。信仰带来的那些超脱现实的东西,其实更像是精神鸦片,供人来寻找精神慰藉。可能我思考问题时总是沿着我的那个思路,但是人作为一个群居性的动物,价值和意义不就是自己的存在让周围的环境或人或多或少的发生一些更为积极的变化么。这个也可能就是我的信仰。
——文章简单粗暴,一部分取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