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卓明
家里冰箱提前退休,去逛苏宁想买台冰箱。才进入店中,销售人员就开始介绍各种打折模式。还来不及问问产品的性能,销售的小姑娘就开始推销起她们商场最近推出的预售卡“只有交几十元钱,如能在规定的哪天来购买产品的话就可以抵扣多少钱。”当小姑娘热情的介绍着自己商场的打折模式时,自己只有不得不耐心的听完这些极其不关心的问题。终于在小姑娘不间断的营销模式暂停,才有了插话的机会,开始问问产品的性能,小姑娘却不情愿地随便打发几句,都是些极其表面的和没有专业性的信息。想起现在到各种餐馆里吃饭,在点餐完毕后都会有服务员跟自己推销起各种预存餐费的打折卡。有一天极其不愿意的跟服务员抱怨了几句“能不能用心把菜做好,服务做好,等真的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时再来谈打折。东西做好才是初衷。要不我怎么会来第二次呢,就更谈不上办卡了?”
模式可以取代用心的服务、研发的创意和技术支持吗?可以取代餐品的口味吗?就真有那么着急吗?连短短的几句产品介绍都懒得记熟,搞透。
现在主题餐厅只强调主题,装修豪华,不顾菜的味道。医院、学校,甚至寺院都在想方设法多赚钱。……
天啊,是这些单位的天职变了吗?
还是本末倒置了?
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