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称作前置词,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表示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表示原因、目的介词有“为”、“为了”、“由于”、“ 因为”等。表示原因、结果、目的,各有适当的词语,实际上常常重复和累赘。
1.“原因”是“因为”式。下面的例句每句用实词“原因”和虚词“因为”表示同一意思,不但重复,也讲不通:某一事情是因为什么或为了什么,是讲得通的;“原因”因为,目的为了,是讲不通的。例:(1)这段时期工作成绩向好,其原因是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去掉“因为”)。(2)业务增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你们工作努力(宜改为“业务增进,主要的原因是……”)。(3)同志们明确地认识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使群众生活更好(宜改为“目的在于使……”)。
2.“因为……的原故”和“由于……的结果”。“因为……的原故”等于“因为……这个原故”是讲得通的,但重复和累赘,能不用最好不用。“由于……的结果”不仅重复,还是讲不通的。例:(1)因为风的缘(原)故。(2)由于美西方自私的结果,世界都乱糟糟的(“世界乱糟糟”是由于“美西方自私”,不是它的结果)。
3.“因为……所以”式。“因为”只和“所以”配合,“由于”之后也有跟“所以”的。但按语言经济的原则,有时候是不妨省去一个,看重心放在哪个分句上。例1:(1)因为工期很短,(所以)工程的质量很差。(2)(由于)老肥没有信心,不肯下死功夫,所以进度很慢。
为了把因何果界限分清楚,免除误解,需要用“因为”“由于”后,还要用“所以”,但是不能用“因此”“因而”,例2:由于投入不足,还不能解决农村全部道路硬化,因此(因而)很多村庄道路还很泥泞(“因此”是多余的,“由于”可以管到底)。
4.“因为……使”“因为……造成”“因为……引起”式。“使”是动词,可是有时候“使”的主语就是前面的分句,或是省略了的“这”,例如“天气变化太快,使老人难于适应”。这个“使”字就多少带有虚字的性质。因此也就常常被用来和“因为”或“由于”配合。例如:“由于安排不妥,使得人员忙闲不均。”但是很多时候要多考虑一下是否妥当。例如:(1)由于错误的想法,使我走错了路径(“错误的想法”可以做“使”的主语,不必用“由于”;用了“由于”,就不必用“使”)。(2)过去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使基层工作异常艰难(去掉“使”)。
“因为……使”的变式,不用“使”而用“造成”和“引起”,例如:(1)由于以上情况,造成城乡差别(去掉“由于”)。(2)由于工作方法不对,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去掉“由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