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时
我的农业第一课

我的农业第一课

作者: 音顽童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19:16 被阅读0次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经过全脱产学习的几年,今年4月中旬刚拿到自考大专毕业证的我开始找工作,至于结果嘛,可想而知,除了我不愿意去的,剩下基本就是去不了的。

首先,销售类的不干,我这性格也干不了。其次,工厂需要倒班的不干,有危险性的不干,苦力重的也不干;技术性强的又干不了。再次,文职级别低的机械重复性的不干;高的我干不着也干不了。最后到这里时,基本上也就剩不下什么选择空间了,哈哈。

每次找工作大脑中都至少有三派在打架,一派就是“你算什么东西,什么狗屁理想,有活就干吧,还挑什么!……”的现实派。

另一派是相反的理想派,“不行,你不能就这样靠出卖劳动力活着。天天干那活你怎么能开心,不开心你能坚持多长时间,就算能坚持,有一天你干不动怎么办,就算一直能干动,这样不快乐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人一定要往远看……”。

第三派就是融合派,“不行的话,两者结合一下好了,人虽不能太过现实,但也不能太过于理想化,必须要找到平衡……”。

对我而言,找工作的过程就是我的理想与现实做斗争的过程,截至目前,斗争结果基本都是理想占上风,所以你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我,活的确实稍微有些“落魄”,当然这里的落魄是站在当下社会共识的主流标准来看待的。

如果在我自己的一套标准来看没觉得多么落魄,所以我依然有一定自信并按自己步伐充满希望的活着。废话不多说,正当我依然在理想和现实夹缝中挣扎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份农业公益培训项目的介绍。

了解到这个培训是“先正达农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四川猕猴桃产业未来骨干培训”;项目性质是公益性的;培训主题是“农业领域的猕猴桃产业”;培训时长共有25天;课程安排比较系统,多以通识性基础课程为主;

课程设计基本是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形式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授课老师基本都是国内外专家和资深从业者;培训结业后还安排进一步的各种选择项目,比如有管培生模式的带薪实习等。

反复看过并各种查证后斗胆报了名,因为我在这块完全零基础,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名要求。之后收到回复说报名成功,很是高兴。

一方面是因为这件事儿,能把我至少暂时从挣扎中解救出来;另方面是我早就想尽量远离一些电子设备的辐射,少用会儿手机、电脑之类的,而且还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于身于心都会大有裨益。

当然最重要的是,多了个机会了解别的行业,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人生路的下一个转折点。带着以上心态来到了培训地绵竹市华胜农业,这家公司是这个培训的承办方,学员的学、吃、住都在这里。不得不说环境还不错,而且有用心在做服务,基本合理需求是有求必应。

培训期间每天跟学员一起上课、一起果园实践、一起出去参观、一起做复习汇报、一起排队打饭……另人怀念。

这次培训使我对农业有了初步了解,对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有一个基本认识,也使我了解到了猕猴桃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还让我看到了目前国内农业可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句话总结“农业行业虽是个慢活,但这个培训确是趟快车”。

培训后我申请了带薪实习,想借助它帮我把课上没听懂的内容往明白理理,把听懂淡忘的部分回忆回忆,帮我加深下已听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帮我把理论与实践再深一些的链接和互补起来。经过两个月的实习,萌生出了一些主观的体会。我将其总结为“三个感觉”、“两个思考”和“一个心得”。

三个感觉

第一感觉是“累”,这个累主要指身体方面,农活的辛苦第一步就体现在这里。比如需要将80斤的肥料装车,之后将其倒出与种子土和处理过的椰糠拌匀,类似于工地小工将水泥与沙子和在一起的过程。

第二感觉是“脏”,农活中,不是与土为伍,就是与水相交,这两者结合到一块就是泥,再给你添点杂草中叶绿素等有机物之类的,所以你可以脑补从地里回来时自己的样子,哈哈。

第三感觉是“通”,这个通既包括身体也包括精神。体力活动使得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所以身体整体感觉比较通畅;精神是基于身体而言的,身体通时精神也会受一定影响,加上做农活过程中还能时不时的学到些东西,所以综合起来精神也是畅通的。

我这三个感觉只是个人主观,也是见仁见智的,比如累可以换言之“充实”,脏可以理解为“与大自然亲密”,通可以称之为“天人合一”。

两个思考

先说第一个:21世纪20年代的果园依然存在大量人工重复性劳动。

就拿实生苗牵引这一项说,基本就是用绳子一头绑在苗的地外根部,另一头绑到棚架钢丝上,之后将苗大圈绕绳子盘旋直到苗顶端,使苗的生长能顺绳而为。有多少株苗,就需重复多少次以上动作。上段提到的所有操作内容无一例外都属于这种工作。

既然这重复工作这么没意思,人当机器使还是得不到解放,能不能用机器替代呢。想了半天觉得应该能,但也难呀。为什么难,主要是因为这替代的前提,也就是机械化的前提必须是“智能化”,这两者是一体的。

还是拿实生苗牵引举例子,在对一株苗牵引前,如果不止一根备选苗,你就得确定到底要留哪根,这就需要判断要留的这根苗是否会是将来能长得好的那根。

判断依据至少包含这根苗是老苗还是新苗、它根部所在位置的高低、它的直径多少、它的长度多少;其他备选苗的以上信息;所有备选苗以上信息对比后的结果等。你看,就这一个点所需获取的信息维度和信息量,就得机器进行相当的计算处理。

不智能的机械只是人的一种工具,是代替不了人的。而想代替人,那就至少需要对各项重复工作进行专门研究;需要设计软硬件的人员对果园各农事操作有足够理解;需要各种资源支持所开发软件系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谈何容易。

而智能化除了上述能不能做到之外,关键还有做到这一步的所需成本,以及等做到了这一步、成本也能被大家接受时所需要的过程时间。

第二个点就是:人类对植物所做的基本就是控制,而对果苗的控制手段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引诱”。

不管是绑苗、修剪、牵引、施肥等等流程步骤都是在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诱导,试图控制其生长过程和周期,让它朝人想要的样子发展。

这也可以理解,你不管它,它就很不稳定,产量和质量都是,这是无法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的。但有意思的是,管吧,人又不能完全控制它及其生长环境。所以你会看到果园人,常态表现出来的是,我能让它完全按我的意愿来的这种自信(这种自信你老觉得有些虚幻),之后断断续续又无奈的表现出,只能听天由命看老天脸色如何了的这种矛盾。

好像到头来还是无法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可不行,人可受不了这个。

一个心得

果园出地应配的装备,我将其简单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工具”,就是干具体的活所需的相应专业性工具,比如枝蔓管理用的剪刀,喷撒农药的喷雾器这类的。另一类是“保健工具”,主要指在果园进行劳作时为保护自己身体(心理暂不谈)不受或少受影响的防护型用品。

我在这里主要想说的就是第二类——保健工具。从个人认为的必要程度这点出发,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类,即“必备类”和“补充类”。

必备类说白了就是果园环境要求的那些出地使用频率较高,需求较大的一类,也是比较基础性的一类;补充类则是在必备类基础上,对其未覆盖到的功能和高于其功能性要求的个性化需求类别,这类的具体内容因不同性别、年龄、身心状态、个性差异等个人习惯和偏好呈多元化。

我个人的必备类用品清单:

•中筒雨靴:买中筒款是我参加培训前决定的,实践证明也凑乎能用,但为防护效果更好可以买高筒的。主要是防水、土、沙、石、草等地面层常见物的。

•分体雨衣:也是培训前决定的,分体比连体的干活方便些,实践证明很有价值。虽原则上说下雨不出地,下完雨总要出地吧,地上、草上和树上的水不可能等到它完全渗透蒸发了再干。另外,偶尔阵雨型小雨情况,穿着也合适。

•一次性橡胶手套:在实习一段时间后加入名单的,手套内有粉的和无粉的两种都买了一些。培训前有准备一副布料手套,但不实用。主要是因为这类手套得洗,洗了得干,也洗不干净,还影响干活灵活性。一次性橡胶手套在以上方面就比其他的方便多了,另外还能隔肥料、农药的腐蚀。

•物理防晒品:包括防晒衣、遮阳帽、袖套之类的,其主要作用就是果园操作时的防太阳紫外线。

•水杯/壶:主要是供应身体水分,一个是因为干活容易出汗、再一个身体运转也需要。建议考虑要来回带着的前提下尽量买容量稍微大一点的。

如果有条件,以上物品可多备几份,比如不同高度的雨靴,不同款式、材质和厚度的雨衣等,方便替换和拍照(哈哈)。

我个人的补充类用品清单:

我这人嫌麻烦,所以补充类的基本没有。不过你可以有,比如雨靴的鞋垫、长筒袜等;雨衣的分装包等;一次性橡胶手套的专用粉等;防晒霜、防晒喷雾等;水份补充丰富一下,什么奶类、豆类、酒类的饮品等;携带手机的臂包、腰包等;装以上所有用品(必备类和补充类)的防水包之类的等等个性化补充用品。

以上保健防护用品清单所列出物品,都基于个人的猕猴桃果园操作。想必,不同水果的果园和不同的人所列清单也会有一定差异,所以我这份最多也仅是供作参考。

实习记录

以下两张表的内容基本覆盖了我在基地实习期间的大部分工作活动,相对上边的内容更加客观一点。话不多说,看图:

这是第一张表,记录了从7月13日——8月12日我一个月的主要实习活动。在这里列出了一些解码表格的基本信息:

•表中带“()”的小字代表工作时长没有达到常态工时范围,含有一定休息成分。

•表中“/”符号代表重复,即该时段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上个半天基本相同。

•表中空白处代表休息,休息原因包含但不限于下雨、高温。

•表中灰(浅)色字体代表请假时间。

•表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可能会受到个人记忆和文字表述等的影响与实际存在些许偏差。

•为了表格清晰,部分琐碎的、临时性的小任务未记录其中。 

看完之后再读第二张表应该就清晰多了,第二张表记录了我从8月13日——9月12日的主要实习活动。

写在最后

就促成这段经历的各方和各位一一道谢:感谢先正达农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会,感谢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感谢段雨苇先生,感谢白峰先生,感谢徐杨女士,感谢陈琼女士,感谢王祖华先生,感谢徐兴柱先生,感谢跃渊四组成员,感谢袁世美同学,感谢张春梅同学,感谢杨红同学,感谢曾姐和杨哥夫妇,感谢与我并肩“作战”过的所有同学们、基地管理员们和工作人员们等。谢谢你们搭建的平台,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谢谢你们对我工作上的帮助,谢谢你们对我生活上的照顾,谢谢你们背后对我默默的操心付出,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谢谢你们所有人这段时间的陪伴。在这里,再次向你们表示真诚感谢,谢谢你们!

另外感谢本文部分图片的拍摄者们,请原谅我的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再次感谢。最后一点笔墨,我就前文的引子象征性的做个结尾,共八个字——“整理行囊,继续出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农业第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hw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