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劢教育小编曾经了解到,有一位叫麦麦的女士,是一位宝妈。外地人,双方老父母都是农名工。
麦麦的老公是军队战士,在遥远的地方执勤,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她生了孩子以后,并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带孩子,同时婉拒了家里老人让孩子留在老家当留守儿童的想法。她认为:“即使再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但生活费怎么办呢?必须要挣钱!白天上班,唯有请家里一位偏远亲戚帮忙带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8662/6ac23b922cdb34fe.jpeg)
只要下班时间一到,她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家,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喂孩子吃饭、洗澡、玩闹、讲故事、哄睡等等,均是亲力亲为,毕竟,最疼孩子的还是自己。
她对亲戚很好,奉如亲妈。不仅是平时为人处世,还因为希望这种好能让亲戚有些许反馈到儿子身上。
一旦单位发工资,总会余不少的比例给到亲戚,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为此,就算亲戚老公要来团聚并且住上好一大段时间,也毫无怨言。
终于,孩子长大了些,思来想去才把孩子送去幼托班,而后谢辞了亲戚。但好景不长,孩子幼儿园了。有时候紧急加班,麦麦又请了个阿姨接孩子放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8662/2a7e5309129a03e1.jpeg)
这些年来,她放弃了更大的晋升,也少了很多私人时间。逛街、聚餐、电视剧等等休闲娱乐节目遥不可及。然而,虽然艰苦,但对她而言,却是心甘情愿。
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亲子关系融洽,连所谓的婆媳之争也几乎没有。同时因为一个人教育孩子,也方便了很多。诚然,孩子的懂事知礼、自信阳光也让她倍感欣慰。
在她生病之时,还懂得给她按摩、熬药。亲友们也对这事赞扬、羡慕。
幼年成长的孩子们,父母的陪伴尤其关键。陪伴收获的不仅是温情与成就。在这个时候“偷懒”了,往后可能会追悔莫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8662/44497433d575f58b.jpeg)
另一位宝妈,丽丽,则是如此。
因身体原因无法产奶的她,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寄养在了老家,让婆婆带着。
别人熬夜哺乳,为孩子发烧难过揪心......养育孩子的各种艰辛,在这几年里,她毫无所觉。
不少人艳羡她这种生活方式,而她似乎也乐在其中。偶尔才和孩子视频一下,或者孩子上来的时候陪他玩玩。
白驹过隙,转眼孩子要来这边上小学了。本以为孩子这个年纪会乖巧懂事,更好带了。没成想,事与愿违。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8662/42f5313d4ed8690d.jpeg)
交流时经常发生摩擦。对孩子说教,基本左耳进,右耳出。语气稍重,则会吵闹着要回老家。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是不一致的,没法管。学习上更是扶不起,才一年级,却是班里的“学渣”代表。
把孩子仍在老家给老人们带,自己轻松了,却把问题都留给了日后。更为可悲的是,当时逍遥自在的自己——那一大段空余的时间,没抓紧提升学习或搞点副业。如今回想,只记得那几次美容、逛街还有电视剧场景。一事无成的她,在夜里不禁落泪反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18662/306c6a0d3e7d0f49.jpeg)
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自己养育孩子的价值。
英劢教育江宇总指导认为:
在孩子脐带被切断的那一刻,陡然离开熟悉环境,小家伙内心必然是惶恐的。而在这个阶段,来自于母亲的喂养、拥抱、抚慰等等,则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心,这就是我们常说幼儿缺乏安全感。
人家说三岁决定孩子的性格,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在10岁之前,孩子的依恋来自于父母的陪伴,而在此时,父母的权威、信用、价值观等等也在这个萌芽时期建立起来。亲子关系,就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相处当中。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看书、一起郊游、一起逛商场、感冒发烧、遭遇挫折等等。
有人曾说过:
孩子青春期之前,如果没有你的影子,后面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英劢教育小编提醒您:请谨记,养育孩子,最终还是你的责任,你,才是孩子的父母。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